Wednesday, January 02, 2008

最後的版圖 Kimberley

Darwin 氣候依舊潮溼悶熱,冷氣總是轉到氣喘呼呼。
午後大雷雨震耳欲聾的威力,嚇死人。
芒果,當然還是吃到飽,只是今年的收成不如去年,遺憾荷包未能如期飽滿。
結束芒果宴席後的下一步?我和小粉紅還沒計畫到。
是要往東去byron Bay學衝浪、再殺到雪梨參加跨年煙火,還是往西征服我們遺留的最後一塊版圖Kimberley...
最後在預測東岸過年前及夏天的假期鐵定人山人海的狀況下,就Kimberley吧!沒想太多~

臨行前,蒐集了一些西北澳Kimberley的資料,礙於沒有四輪傳動配備,我們能走的路線就只有一條,沒得選!
看起來還挺容易的,感覺沒什麼太大的挑戰或困難處,但為什麼大家都說這一段是澳洲最adventure行程呢?總之,上了路,再見真章吧。

呴呴,挑戰A在我們上路30分鐘就來啦。熱...熱...熱...熱到不行@@, 在太陽下站10分鐘就要你的命,在這種天天都有35度以上下溫度的挑戰下,開車也晒,下車也晒,太陽下山後依舊悶熱到最高點;沒關係,找有水的地方游泳消暑!對,是好點子,但通通都有鱷魚!!就這樣車子一直往前開,但車行過的每個地方老早就被熱昏的腦袋給遺忘,更別提要下車瀏覽一番,熱再加上滿街原住民特有的異味,逃命都來不及~

挑戰B,既要來Kimberley就要四輪傳動,否則哪裡去不了,悶!
不信邪的澳客有幾次想硬闖關,只見駛上unseal road的小綠和車上的我們,路之顛簸抖到臉都麻了,只好迴轉放棄。也因此什麼世界遺址bangobango、世界第二大的飛碟降落遺跡、outback裡的奇景,可以說是一個也到不了,悶!

挑戰C,會說澳洲最荒涼最危險的公路,是中部沙漠區通往烏努努那條的人,一定沒來過Kimberley,人煙稀少,沿途小鎮小又偏僻,住宿缺乏等等之難度,都比中部要乘上10倍吧!
沒有人,還是沒有人,野生動物真的比經過此地的人還多。我想我們才是這一區裡罕見的動物吧!除了到了鎮上會有幾戶人家,和又貴又沒品質的CP外,簡直就是被棄屍荒野真的一百年也沒人發現。所以為了省錢,紮營在permitted overnight camping的路邊休息區時,驚心動魄之程度絕對不亞於''恐怖蠟像館''或是''德州電鋸殺人狂'',更何況這裡還有個頗副盛名的電影劇作''Wolf Creek'',就描述19991年,三個年輕背包客於Falls Creek遇害的真實電影,一直到現在,兩位被遇害者的屍體都未曾被尋獲,同時也成為懸案。故事的片頭是這樣開始的...

This film is based on True events.
Every year in Australia 30,000 people go missing.
90% of them are found in the first month.
Some are never found at all.

說了這麼多,沒有要嚇大家的意思,而是我們這段最後的旅程似乎沒有想像中有趣,倒是不少驚魂記。
但難度指數90%的Kimberley還是有讓我回味不已的驚喜,就是再次見到只生長在Kimberley超有型的''Boab Tree'',有大有小,有老有少,連日本動畫大施宮騎駿都把他拿來當作題材,記得豆豆龍的家嗎? 那棵超大棵的樹,對,就是他!

到了Kimberley的南端底站Broome,照例要找個理由慶祝一下,慶祝我們穿越險惡的Kimberley仍活著,
還有.......

我們終於完成了環澳一圈的任務囉!
>>>>>Cheers!!!!<<<<<<<<<





<左>TOTORO的大樹洞,靈感就是這棵樹!
<中> 天氣熱到路邊的死牛膨脹得像氣球,繃!
<右>野營區

Thursday, December 14, 2006

想念

在澳洲跑了大半年,遇到有些人患了思鄉病,有些人則是接到家裡發出的通緝令,也有些年輕人天天抱著泡麵與土司與時間拼命,也有些人則是乾脆當起*勞(台灣就台勞,韓國就韓勞,日本人就日勞囉,依此類推)卯起來賺,也有像我們這種,跑了上萬公里還不想回家的逃兵。

沿路遇到的每個人幾 乎都會問起「你會想家嗎?」「何時要回家?」之類的問題,我總是回答:「不會耶」,但這個答案在繞了三分之二個澳洲後的GATTON農場裡,台灣的家人、朋友、食物的畫面....總在手忙腳亂地丟馬鈴薯的同時浮現在腦海中,於是,想念開始。

想念的最初,說也好笑,是我和伙伴小粉紅在無聊又漫長的旅途中,邊開車邊列出此時此刻最想吃的東西,北宜公路上超市前的蚵仔大腸麵線和臭豆腐、士林夜市的蚵仔煎和花枝羹、陽春麵、珍珠奶茶、清粥小菜、燒肉....想得整個腦袋已經油膩膩的了,雖然嘴巴吃不到,心裡卻很滿足。(我們還就這麼因此去買了太白粉、蝦子、豆芽菜等來作蝦仔煎(澳洲只有生蠔沒蚵仔),做完不禁咒罵,這是什麼太白粉,一點也不黏,還是台灣的好,可以想見這是個不黏也不Q的蝦仔煎)

再來,無所事事的農閒生活,讓我一次又一次地看著自己電腦裡的照片發笑,每張照片裡的人事物就在眼前活靈活現地,但,卻是近在眼前,遠在天邊,想念,自是蔓延。

於是,我跟伙伴小粉紅招認,我不知不覺地開始想念台灣的種種,沒想到伙伴說她也是。我們又開始無聊地對照開始想念的時間,人、事與物,開始說起共通的回憶,開始盡情地享受想念。
因為我還未完成環澳之旅,今天,還不回家。

Gatton務農記


>簡單但難賺的採蔥工,滿滿一箱只有$7











>聖誕大節市場需求量高,採了好幾個小時了還不能回家,又累又髒



>Brisbane近郊最大的農業重鎮Gatton

Friday, December 08, 2006

觀光大城凱恩斯


再度駛進城市,這一站是知名的觀光城市,凱恩斯,想當然爾,路上行人有一半以上都是觀光客,心裡又開始不自覺地浮上煩躁。

凱恩斯名號響叮噹的大堡礁,自始就是我們計畫中的重要旅程,只是不管有多響亮的名號,往往到了當地,腦中慢慢地就會開始對這個地方進行加分與減分的印象建構。在凱恩停留的七天印象,大概就跟車子一駛進這裡時差不多,很多很多的觀光客、很熱很熱的天氣、很多很多的店鋪和SHOPPING MAII,還有來到這裡第二天,因為停車沒仔細看清楚停車費規則,違規停車收到的一張罰單,以及參加每種行程得花費的大把銀子,因此,凱恩斯,成了我印象中的「燒錢城市」。

首先,CP人滿為患的露營區,每個帳棚得比鄰而居,這種狀況還真是旅行以來第一次遇到,自然在露營區就沒法太自由自在,實在令人不快。格天一早起床又發現冰在公用廚房冰箱裡的五瓶啤酒被偷,惱怒的同時,隔壁帳棚的小情侶也發現自己整袋食物整個被偷走,氣得摔東西時,我們的怒氣反而降了下來,好像我們只掉了五瓶啤酒還算幸運,畢竟其他食物都還在…

在未參加大堡礁TOUR前,大概就只能在是幾條觀光街道四處亂晃,到SHOPPING MALL吹冷氣,還有到久違了的亞洲店補一些家香味和撒隆巴斯(不得不說之前工作累積的筋骨酸痛著得靠它來一下,德國辣椒膏更有效,不過難找阿),再不然就是到規劃得還算漂亮的海岸戲水區,順便到海岸步道散散步,欣賞黃昏和內陸淤積沙洲上的植物和鳥類生態。而在觀光地圖上好不容易看到一個夜市,興沖沖地跑去,結果就只是一個賣觀光禮品的地方,沒特色的攤位實在引不起我的興趣,不到20分鐘大概就逛完了吧!想想還是打道回府,CP裡一天贈送兩小時無線上網的服務,算是有顧到我們這些沒錢沒地方去的背包客著想吧,漫長的夜晚還是有網路陪伴的好。

Thursday, December 07, 2006

寂寞公路




往來車輛稀少的1號公路上,牛隻被我們的車嚇得四處逃竄。





一路的乾旱荒漠,到也別有一番風味,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還是一樣...


在達爾文辛勤工作一個月,帶著小賺了一點的荷包,再度踏上旅程,繼續往東向昆士蘭著名的度假勝地—Cairns凱恩斯前進。由於有一部份的路途與上次從南澳到北領地的路途重疊,為了想多看看其他的景色,因此選擇了比較少人走的1號公路,總計約4000公里,預計一星期抵達。

第一天到大家都推薦的Litchfield NP露營,距達爾文市區約2小時車程可達,照慣例又是一堆瀑布與水池,不過對這炎熱的氣候型態來說,管他告示牌上警告小心鱷魚出沒,大夥還不是一個個跳下水消暑,我當然也不例外,這熱死人的天氣加上惱人的蒼蠅和蚊蟲,除了在車上打蒼蠅的快感,大概只有清涼的溪水能讓人息怒吧。而在國家公園野地裡露營的好處,除了可以省錢(其實大部分都只有設一個投幣箱,campers自行付費5-5元,但小小聲地說這時我可是一毛不拔…)、安全之外,運氣好還會像我們半夜睡覺時碰到在我們帳棚旁摳摳叫、出來覓食的小野豬。

隔天下午正準備離開時,終於被我們遇上了達爾文驚天動地的大雷雨,雨大到讓在車內駕車的我像是被一團煙霧包圍住一樣,幾乎看不見前頭的路,也因此被迫晚上得找間backpacker過夜,這種天氣露營可不是開玩笑的。

話說為了體驗不同的風景,因此捨棄高速大道而選擇較小的公路行駛,但上路沒多久就有點後悔,因為路真的是小到只有單線道,也就是萬一有對向車駛來,可得各自向左右邊的石子路閃才能通過,想到這兩天我們一天得趕600公里以上的路,這種路況著時令人擔心車子又會爆胎。在這人煙稀少的公路上,自嘲還真是自找的麻煩。至於到底景色有多麼的不同呢?一路的乾草與稀疏的樹林,真有點令人失望。

每天趕路,閃躲老是愛低空飛過外加向車俯衝的笨鳥,和偶爾會躺在路中間嚇嚇你的牛或大怪鳥外,這真的是一條寂寞又漫長的公路。不過這一路讓我比較欣慰的是,我們過夜的每個小鎮居然都超乎想像的平和可愛,而Caravan park(以下簡稱CP)也都頗讓人驚喜,除了價格都超便宜(2人大概在12-18元之間)外,品質卻是讓人超感動,像是Cape Crawford的草皮與綠蔭又廣又漂亮,接待人員彬彬有禮,在這也巧遇了一對來自昆士蘭經營農場熱心親切的夫婦,和一群又關心我們想不想交澳洲男友的叔叔和小弟們,雖談話內容有些乏味,但也趁此打發露營晚上無所事事的時間、緊鄰美麗湖景的Richmond CP、Townsville媲美五星級飯店的設備…,真的讓我們大呼這真是太神奇了,可以說是我們一路走來,遇到品質高卻又收費低廉的CP呢!也也許是因為探訪這些小鎮的人數不多,沿路我們經過的不管是大鎮或小鎮,像是純樸可愛的Richmond、寂寞公路上的工業大鎮Mount Isa裡熱騰騰的Pizza Hut pizza,讓連日未吃肉的我們感動不已,充滿原始味道的Hughenden小鎮,處處可以見到和詳的居民與恐龍或化石的裝置藝術巧妙地融合在公共建設上,Chaters Towers顯見歷史的特色建築,Townsville融合山、海、河的絕佳美景等等,幾乎都可以從小處看見他們對鎮容規劃的巧思,並營造他們期望予人的印象,不同的只是歷史的遺跡與產業,相同的,則是每個鎮上的空氣中都飄著祥和氣氛的微風。


後記:連日的趕路和一成不變的風光,在Townsville終於到了極限,決定在這裡賴個兩天,泡泡剛完成不久的親水設施,在shopping mall裡吹吹冷氣,因此,凱恩斯,我們在第八天的時候抵達。


Darwin →Carins行駛路線 (沿途不斷更動路線,最後路線如下)

Darwin南下走STUART HWY(87號公路),一路下至Daly Watery再往南一點點的Hiway inn Hotel轉入CARPENTARI HWY(1號公路),行至Cape Crawford轉入往南的TABLELANDS HWY(11號公路),至Barkly Homestead往東走BARKLY HWY(66號公路)準備進入昆士蘭省,過邊境的第一個昆士蘭小鎮Camooweal,接這陸續行經Mount Isa,Cloncurry,Julia Creek,Richmond,Hughenden,Charters Towers,Townsvilles,往北走海岸公路BRUCE HWY,經Ingham,Tully,Innisfail,最後抵達Carins。

沿途景點

Litchfield NP,Nitmiluk NP,進入1號公路後一路乾草景,偶見BUSH FIRE肆虐後的焦黑林木,有些還冒著煙哩,Mount Isa下車補貨,也下車晃晃採礦大鎮,Richmond有恐龍化石館(不過要門票所以沒進去),Hughenden一樣有化石館(一樣要門票),Charters Towers去趟 i(information center)吧,此街歷史建築很多,Townsville河岸碼頭、shopping mall、新設立的親水游泳池,古蹟建築,Ingham附近的little crystal creek沁涼的溪水消暑,Innisfail近郊蔗田與農家田園,還有一棟據說是夢幻城堡的古蹟,現在看起來是有點像鬼屋就是了,可以在外面拍拍照,進去裡面參觀照例得付錢(當然我們也就沒進去啦)。

Tuesday, November 21, 2006

世界大不同-職場大觀園(下)

自旅程開始到現在,達爾文是我遇到最多德國人的城市,不過並不是因為這裡德國人多,而是時間點的因素,因為世界盃剛落幕不久ㄇㄟ,瘋足球的德國人當然也得在球賽過後才會踏出國土,因此感覺上好像德國人蜂擁而出似的擠滿了街頭和BACKPACKERS。正因為如此,我在下榻的HOSTEL裡當然也遇到許多德國人德國人,之後又因緣際會地在VINA FARM與這群德國人一起工作,正式開啟了我與德國人的相處與觀察。

平常酷酷不太理人的德國人,其實只要跟他們相處久了,自然他們也會放下嚴肅的面具,說搏感情好像太矯情,不過他們就真的會''真情以待''就是了。除了平日的相處之外,德國人在工作上的表現令我十分欣賞,認真和嚴格要求是一定的,和同事們的互助表現倒真的是讓我吃了一驚,她們(女生)會不經意地幫妳將箱子搬到對亞洲人來說很吃力的高處,男生也很紳士地將需要體力和蠻力的工作放在自己身上,讓女生做女生較能發揮的工作,雖然他們工作起來也挺嚴肅,但跟她們一起工作起來,真的讓人覺得很愉快又有效率,當然,效率和規劃又是德國人最擅長的,也許對很多人來說他們太過於實際或是不是很好相處,但我到是蠻喜歡他們這些優點,且一旦混熟了,他們也有搞笑和熱情的一面,只要你一開始別被他們的鐵面給嚇住,我想德國人真的是蠻值得一起相處的朋友。

至於朋到其他少數的英國人或是捷克人,由於樣本太少,不能說是絕對,但還是說說我的感覺,人其實都還不錯,但在工作上就是有那其他歐洲人的習氣,慢慢來的步調,時間過久或過累,從臉上就看得出來,我想悠悠閒閒的過生活,愜意的下午茶…可能還是比較適合他們吧。

最後,當然要說說自己台灣人啦,亞洲人特有的拼命特性台灣人應該也是有的,不過台灣人好像比較會''看臉色''吧,適時地在老闆面前真的努力工作,適時地找機會小偷閒一下,正所謂''能屈能伸'',所以總能與老闆保持良好關係,預約明年產季再見囉!

Sunday, October 29, 2006

世界大不同-職場大觀園(上)

截至目前為止,在VINA芒果園工作大概兩個多星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由於員工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流動率非常大,也因此我們現在居然是所有臨時顧工裡頭最資深的。背包客們追逐著每個城市的蔬果盛產季節移動,而大夥當然也都是衝著達爾文的芒果季慕名而來,有的人是來賺錢的、有的人是來體驗當芒果工的樂趣的、也有人是來吃免錢芒果的、當然也有人是來打混的。

話說回來,當初一來到達爾文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遇到了「前所未多」的德國人,從西部一直移動南部,再從南部往北走到此地,除了在愛麗斯泉時遇到兩個德國家庭出來度假外,並沒有遇見德國人。在達爾文入住HOSTEL後,幾乎整個HOSTEL有百分之八十的住客是德國背包客,著時令我驚訝,這也開始了我對德國人的相處與觀察。

在談德國人之前,也許先說說我對其他各國工作者一起工作的心得。首先,是台灣人熟悉的日本人,由於我對第一個農場的不適應,更讓我更加確認日本人絕對是''憋到最高點''與''享受被虐快感''的民族,我只能說佩服之至。

再來則是澳洲當地的原住民,我從未想過會有和原住民一起工作的經驗,雖然我對澳洲原住民有點小小的畏懼(除了在他們深黑色皮膚下更顯銳利的眼神外,就是他們特有的體味了,800公尺外就飄來陣陣味兒),撇除這些我個人的觀點,來工作的原住民到是沒我有之前遇到的狀況,乾淨許多,但在工作上,也許這也就是為什麼原住民總是在街上遊蕩,遊手好閒令人嫌的原因所在。非常原始的步調與非常原始的工作態度,導致大概工作個一兩天,雇主也看出再不請他們回家吃自己,可能會讓生產線上更混亂。其實原住民們沒有錯,他們過著的是單純原始的生活,只能說這個世界變的太快,他們沒辦法配合和認同這樣的步調。

再來,澳洲人,來自澳洲各城市的澳洲在地人,澳洲人絕大部分在年輕的時候會在澳洲各地旅行兼工作,臨時雇員裡當然也不乏澳洲當地人。除了他們的友善與熱新的特質之外,澳洲人還有非常特色的地方,那就是''慢'',講白一點,那就是懶散,但倒不至於太我行我素,大家心知肚明就罷了。

由於目前兩個工作農場的主人都是來自越南,工作者中除了老闆外,當然也會有越南班底囉。撇開文化和想法不同而產生的一些對某些越南人的不認同不談,我遇到的越南工作者非常的樂天知命,認真工作但不像日本人太不要命,偶爾會上幾個玩笑和爽朗的笑聲,動作雖粗魯了點,但無妨。而VINA芒果園主人一家人,才真是讓我對越南人觀感大改變的關鍵,除了樂天爽朗的個性為這一成不變的工作的場所增添了活力與歡笑外,主人夫婦面善心善,負責整個包裝場的主人女兒,是個絕頂聰明、反應靈活的重要角色,我敢肯定,絕對是個潛力無窮的年輕人。

達爾文這個城市

達爾文這個城市,全年如夏,乾濕季分明,乾季是出名的熱,濕季則有有出名的大雷。達爾文地處偏遠的澳洲西北角,往西是冒險客最愛的KIMBERLY區,往南是進入名聞遐邇的愛麗斯泉(就是大夥熟悉地烏努努國家公園),往東得跨過幾百公里的荒涼地帶才能抵達昆士蘭省著名的大堡礁(凱恩斯),往北則是與東南亞僅隔著一個海峽,到度假勝地搭里島搭飛機只要1個多小時,所以鄰近達爾文的城市並不在澳洲國內,而是東南亞印尼泰國等地,說穿了,達爾文雖地處在澳洲領土上,卻讓人感覺來到「東南亞」,且澳洲人稱之’’化外之地’’,多數的澳洲人終其一生未曾到過此地,也未曾想過到此地。這裡的居民大多是原住民還有來自東南亞的移民和工作者,而這裡的果園主人想當然爾,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東南亞,而我工作的兩個農場主人恰好則都是越南人。老實說,這裡還真的不像澳洲,市區的建設乍看之下煞有其事,現代化造型的建築、好幾座公用大型停車場、五光十色的各式酒吧林立街頭……,但再仔細觀察下去,許多看似新穎的建築卻是空樓,但附近的大樓卻是繼續建設中;再仔細往下想,達爾文市區不大,路邊可停車的公用停車格和停車場也比別的城市多出許多,我時在想不通大型立體停車場的必要性何在?!不過,這只是我這個待在達爾文兩個月左右的外來觀光客的觀點,總覺得達爾文這個城市就像是替小孩買衣服一般,不能買合身的衣服,一定要買大上幾號的衣服以便幾個月後還能夠穿,也許該說這是遠見,也許幾年內東南亞移民會多上好幾倍,或者也許是倒過來先將城市規模做好,好讓東南亞移民更有意願移民為達爾文增加些人口?這我無從得知,我只能說每個到這裡來的國外觀光客也好,或是本土的澳洲觀光客也好,都很難用合理的答案來解釋為何達爾文的物價以及房價都偏高,但開發程度上卻可能是不及其他城市的。我還是覺得達爾文的遠見好像太遠了一點,想想西邊的最大城伯斯,連這個城市都費了好幾十年才能有點樣子,而達爾文的條件可能得在多上個幾倍吧?!也許當時買的大上好幾號的衣服,可能早已褪色或是被蟲蛀壞了,連穿的機會都沒有。

居然不想休假

託盒子廠商機器壞掉的的福,咱們也沒盒子可包裝芒果,今兒個中午就下工了,但老實說,對我們這些來賺錢的背包客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因為突然休假沒錢賺也沒地方去,且達爾文市區除了滿街賺觀光客錢的露天酒吧外,幾個可以參觀的博物館或是市集老早就逛爛了,以前巴不得天天休假,現在卻巴望著別再休假了,再休下去,雨季就要來了。

說到雨季,昨晚就下了個傾盆大雨,預報著雨神就要駕到。不過我們買了新帳棚,同事用HUGE來形容我們的新帳棚,的確,因為它足足可容納六人且可以站立在帳棚內,說他是個小房子也不為過,所以昨晚的傾盆大雨對我們來說沒啥影響。格天一早,才剛要去問候隔壁鄰居詹姆士,他就先說他的帳棚昨晚進水了,連夜逃到CARAVAN去睡,真慘。想想,一個巨人住在一個小不啦嘰的帳棚裡,還被水淹,這種畫面想起來還真是令人不忍心阿~

扯遠了,總之,停工的日子還是要過下去,有人趁機洗衣服、有人大吃特吃牛排大餐(平常都只有30分鐘的午餐時間,難得天降下來的無時限午餐時間)、有人寫日記、有人發呆或聊天,而我呢,看著大家吃著奇奇怪怪的午餐(兒童食品小麥粉、土司夾洋芋片三明治、土司夾泡麵三明治---泡麵還記得先泡熟呢…不善廚藝的背包客,還真是有創意哩!),再和兩位愛爾蘭巨人詹姆士和非力普聊聊他們接下來的旅程並祝他們接下來的旅途順利後,拿出許久未用來打字的電腦躲到辦公室裡,開始敲敲打打記錄這陣子發生的許多事,藉此暫時躲避達爾文炙熱的陽光。

Friday, September 15, 2006

芒果兒,我來了!

Mr.David 我知道你很誠懇,條件也不錯,但你實在是動作太慢又不果決,所以我決定不等你了,goodbye!

Daivd是達爾文芒果農場的工頭,也是我到達爾文找工作第一個接觸的工頭,因為他很直接地將需要找人的公告貼在我住的hostel布告欄,下午看到馬上打電話聯絡,David也很友善地請我們在Hostel等一下,他等等就直接過來找我們談。

沒多久(其實是1小時後,這等待的期間一度質疑是不是我聽錯了口音非常重的大衛先生傳遞的訊息--一直是我很害怕的東南亞或印度英文口音),當他出現的時候,真的是大鬆一口氣,同時也連吸好幾口氣,因為同住在這邊的還有三個德國人比我們早一步在門口等待,原來要工作的人還真不少,有勁敵出現(每一隻都很粗壯),還真有點小擔心!!

大衛先生首先自我介紹自己的農園,面帶微笑地說明著工作環境、薪資、住宿等等的問題,但我看大夥皺著眉頭的樣子,我想應該不是只有我們聽不是很懂他的英文,一問之下,原來大衛先生是來自越南的美國人(以他四十多歲的年紀,我猜想應該是難民時期的人吧),總之弄清楚時薪和住宿等重要問題,時薪15澳幣、住宿是caravan,大家share房租,人越多當然分得越少、農場位置離市區車程大約20分鐘,其他沒聽懂的就算了,其實條件真的挺不錯的,接著他說明天可以來接大夥到他的農園以及住宿的地方看看,大家滿心期待地各自回去等待。

隔天,看得出大夥那裡也不趕去,深怕漏接電話或是錯過接送的時間,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大家開始出現焦慮的現象,終於德國人忍不住打電話去問,大衛先生說,今天農園有點事情沒辦法來接大家,''可能''明天再來接我們。大衛先生不確定的答案或答非所問的講話方式,讓人覺得很沒安全感。

再隔天,輪到我忍不住了,再這樣不知結果地等下去實在很痛苦,於是去電確認大衛先生是否今天真的會來接我們,他嘰哩咕嚕地說了他今天的行程,然後說了個奇妙的時間''晚上8點'',再三確認後,掛了電話,跟德國人說了通話的內容,大夥聳聳肩,反正就等等看囉,我們人多應該還好,因為又有幾個壯丁加入了。

晚上特地早早就煮晚餐,也順便幫在hostel遇到的一位韓國弟弟和剛到澳洲三個禮拜的台灣女孩餞行,因為明天他們都要離開了,吃著吃著,指針來到8點,電話就是不響,心想大概又被放鴿子了吧,真的有股衝動想打電話去曉以大義,但人在國外還是別太放肆的好,不過到了8點半左右,大衛先生居然出現了,不過這回一就是無奈地解釋天氣不夠熱,所以芒果成長的速度不如預期,採收時間自然無法確定,一切得靠天吃飯.......,結論就是,再聯絡。

我們當然知道農民是靠天吃飯的,但這樣遙遙無期地等下去,套句韓國弟弟說的,時間就是金錢,我們還是動身去找別的管道才是。上網、看報、找公佈欄,但大部分的農場工作都是要10月左右才要人,於是我們去了專門登記農場工作的就業服務中心登記,填妥資料後專員說應該下星期一開始就會陸續有工作了,請我們等電話。

沒想到,星期四登記,今天(星期五)就接到電話要我們到辦公室去一趟,因為有工作了。
接待的服務中心人員不知是替我們高興呢,還是今天星期五她有約會,總之今天特別親切且笑瞇瞇,特地用很緩慢且清楚的英文跟我們說明星期一集合的時間地點,還有特別要注意的事項等等,就親切地跟我們說星期一見囉!

第一份工作,薪水不是很確定,只知道提供免費住宿和三餐,星期一帶著所有的家當跟著工頭走,直接上工並搬家,這種感覺還真是挺新鮮的。

雖說只是份打工的工作,但找到工作後的心情,真的是很不一樣,開心得不得了,終於可以脫離每天死等的日子,上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