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我從未見過且每一口都充滿驚喜的伊拉克傳統美食!
左上角的大蛋糕足足有直徑30公分大,不過它蛋糕,仔細看裡頭是一顆顆的米,紅顏色來自蕃茄,還有茄子,鋪在最上頭的則是雞肉,味道其實不像顏色看起來這麼濃郁,淡淡的雞肉和蔬菜味,很對味。
右上角的濃湯,沒有玉米,而且白顏色的湯底是優格,夠健康吧!一顆顆的肉丸則是用米做成的米丸裡頭塞牛肉,這湯,嘗起來一點點酸,一點鹹,再帶一點點蔬菜的甜味,很特別。
左下角很像可樂餅的揚物,這次長相就跟嘗起來的味道差不多了,分別用米和馬鈴薯包裹著肉餡炸成的餅。
右下角這個布丁,它不是布丁,而是用小麥粉做成像布丁的涼涼甜點,本身的味道很淡,有點像米泥的口感,吃的時候視個人口味再加上鮮奶油和蜂蜜,口感和甜度搭配得恰到好處,好吃到不行。
簡單介紹了一下伊拉克的傳統料理,本人除了是看到傻眼外,肚皮也撐到極限。
話說ELICOS報到的第一天,也忘了是怎麼遇到這位來自伊拉克同學的,總之,日後在學校的生活裡,她成了我們午餐TEAM裡,少數不是來自亞洲國家的成員之一(不過她常不吃午餐,也不餓,真怪)。也許有緣,我們下午選修課正巧同班,這就樣,多了份熟悉。她的出現,改變了不少我對神秘中東國家的刻板印象。中東人並不都是黑黑的,也有白人,各種族的膚色長相都不同;也不全都包面紗,光看種族和家庭觀念;他們的語言和文字很特別也很難,所以英文對他們來說,a piece of cake(這是我說的...),當然,她的英文發音漂亮又準確,我真的覺得學習語言需要有點天份。
除了上課期間的兩次假日,我們一同前往飲茶餐廳和到動物園玩耍之外,離開學校後,很難再有見面和聚在一起的機會。就當我正在街上閒晃之時,卻接到她的來電邀約,她沒有食言,她曾經說等家裡家具都到齊之後,一定會邀請我們到他家裡嚐嚐伊拉克的傳統料理,於是,閒得發慌的我期待著6月25日 星期天中午的伊拉克轟趴。
與外國友人約會,當中總是好像非得夾雜著些誤差,不是聽錯時間,就是聽錯地點。當然轟趴地點不會錯,而果不其然''時間''再度錯了,我們受邀的四人通通聽錯時間,但好家在只差一個鐘頭,也好家在Mariam(轟趴主人)的弟弟Omar夠機靈,騎著腳踏車到處搜尋我們的蹤跡,我們才因此得救。
Mariam有三個姊姊兩個弟弟,三個姊姊均已出嫁到國外,只剩她和兩個弟弟及媽媽同住,爸爸則長期在亞洲地區出差。因此接待我們的當然是Mariam媽媽還有每次總是充當護姊使者的16歲弟弟Omar。好不容易到了主人家,Mariam一家子拿出許多家族照片與我們分享,一一解釋每張照片內的人,拍攝時間與地點等等,鉅細靡遺,我則發現伊拉克人的家族是情感聯繫的如此緊密,這點從他們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他們的全名至少得寫上爸爸、爺爺、祖父三人的名字再加上First name,長則可以愛寫多少就寫多少,只要你記得住,挺有趣也挺令我吃驚的。
接下來的午餐時間,一見到餐桌上的菜餚,連我也不禁染上日本人的大驚小怪驚呼聲,但桌上的擺設和食物真的是讓人下巴都快掉下來,不僅樣樣''大尺寸'',也看起來都很Yummy Yummy,像極了巧克力蛋糕的主菜 Makloob、''易容''的玉米濃湯Kotildow、配上沙拉炸洋芋和飯團,再加上讓人跌破眼鏡的伊拉克豪爽媽媽的豪氣桌邊服務,每個人最少都得吃掉一大碗湯和一大塊''蛋糕'',味道怎麼樣呢?老實說,很特別,奇怪的食物組合卻沒有怪味,而且是我喜歡的清淡口味,看來到伊拉克旅行食物上的適應是不成問題的,不過當然不是現在,我可不想砲灰。接著下來的甜點,我是讚不絕口,依照慣例,有是不像布丁的布丁Layaly asham,口感和甜度都恰到好處,我還跟哈塔芙(這是我幫他翻譯的中文名字)媽媽問了食譜和作法,擇吉日來做做看吧!
開轟趴除了食物之外,還得有點餘興節目,不然可是會冷場地。於是乎,日本YUKATA變裝秀上場,在Mariam的請求下,日本同學帶來了三套日本浴衣,並示範穿著與禮儀,還幫她梳了個日本頭,我帶去送給Mariam的筷子也派上用場,偽裝髮簪插上去還真有那麼點像樣哩!就熱樣胡搞亂搞了一個下午,在澳洲,穿上傳統和服吃伊拉克傳統料理,和大跳伊拉克舞蹈的詭異組合,叫人錯亂。此時,哈塔芙也來參一腳,換上正統的伊拉克服裝,有如皇后駕到的氣勢,眾卿都得跪安...哈!
接近尾聲的轟趴,當然要有精彩的壓軸,全副來自伊拉克的茶具,正統的伊拉克下午茶,再次令人驚豔;哈塔芙好像變魔術般,又變出伊拉克咖啡,還配上咖啡渣占卜教學,真不得不佩服這一家子人在一天之內的時間,搬出幾乎所有伊拉克式的文化。這一天,的確讓人開眼界,伊拉克神秘的面紗居然在澳洲伯斯為我揭開,這是我想都沒想過的,感謝這來自伊拉克巴格達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