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14, 2006
想念
沿路遇到的每個人幾 乎都會問起「你會想家嗎?」「何時要回家?」之類的問題,我總是回答:「不會耶」,但這個答案在繞了三分之二個澳洲後的GATTON農場裡,台灣的家人、朋友、食物的畫面....總在手忙腳亂地丟馬鈴薯的同時浮現在腦海中,於是,想念開始。
想念的最初,說也好笑,是我和伙伴小粉紅在無聊又漫長的旅途中,邊開車邊列出此時此刻最想吃的東西,北宜公路上超市前的蚵仔大腸麵線和臭豆腐、士林夜市的蚵仔煎和花枝羹、陽春麵、珍珠奶茶、清粥小菜、燒肉....想得整個腦袋已經油膩膩的了,雖然嘴巴吃不到,心裡卻很滿足。(我們還就這麼因此去買了太白粉、蝦子、豆芽菜等來作蝦仔煎(澳洲只有生蠔沒蚵仔),做完不禁咒罵,這是什麼太白粉,一點也不黏,還是台灣的好,可以想見這是個不黏也不Q的蝦仔煎)
再來,無所事事的農閒生活,讓我一次又一次地看著自己電腦裡的照片發笑,每張照片裡的人事物就在眼前活靈活現地,但,卻是近在眼前,遠在天邊,想念,自是蔓延。
於是,我跟伙伴小粉紅招認,我不知不覺地開始想念台灣的種種,沒想到伙伴說她也是。我們又開始無聊地對照開始想念的時間,人、事與物,開始說起共通的回憶,開始盡情地享受想念。
因為我還未完成環澳之旅,今天,還不回家。
Friday, December 08, 2006
觀光大城凱恩斯

再度駛進城市,這一站是知名的觀光城市,凱恩斯,想當然爾,路上行人有一半以上都是觀光客,心裡又開始不自覺地浮上煩躁。
凱恩斯名號響叮噹的大堡礁,自始就是我們計畫中的重要旅程,只是不管有多響亮的名號,往往到了當地,腦中慢慢地就會開始對這個地方進行加分與減分的印象建構。在凱恩停留的七天印象,大概就跟車子一駛進這裡時差不多,很多很多的觀光客、很熱很熱的天氣、很多很多的店鋪和SHOPPING MAII,還有來到這裡第二天,因為停車沒仔細看清楚停車費規則,違規停車收到的一張罰單,以及參加每種行程得花費的大把銀子,因此,凱恩斯,成了我印象中的「燒錢城市」。
首先,CP人滿為患的露營區,每個帳棚得比鄰而居,這種狀況還真是旅行以來第一次遇到,自然在露營區就沒法太自由自在,實在令人不快。格天一早起床又發現冰在公用廚房冰箱裡的五瓶啤酒被偷,惱怒的同時,隔壁帳棚的小情侶也發現自己整袋食物整個被偷走,氣得摔東西時,我們的怒氣反而降了下來,好像我們只掉了五瓶啤酒還算幸運,畢竟其他食物都還在…
在未參加大堡礁TOUR前,大概就只能在是幾條觀光街道四處亂晃,到SHOPPING MALL吹冷氣,還有到久違了的亞洲店補一些家香味和撒隆巴斯(不得不說之前工作累積的筋骨酸痛著得靠它來一下,德國辣椒膏更有效,不過難找阿),再不然就是到規劃得還算漂亮的海岸戲水區,順便到海岸步道散散步,欣賞黃昏和內陸淤積沙洲上的植物和鳥類生態。而在觀光地圖上好不容易看到一個夜市,興沖沖地跑去,結果就只是一個賣觀光禮品的地方,沒特色的攤位實在引不起我的興趣,不到20分鐘大概就逛完了吧!想想還是打道回府,CP裡一天贈送兩小時無線上網的服務,算是有顧到我們這些沒錢沒地方去的背包客著想吧,漫長的夜晚還是有網路陪伴的好。
Thursday, December 07, 2006
寂寞公路

往來車輛稀少的1號公路上,牛隻被我們的車嚇得四處逃竄。

一路的乾旱荒漠,到也別有一番風味,但幾個小時過去了,還是一樣...
在達爾文辛勤工作一個月,帶著小賺了一點的荷包,再度踏上旅程,繼續往東向昆士蘭著名的度假勝地—Cairns凱恩斯前進。由於有一部份的路途與上次從南澳到北領地的路途重疊,為了想多看看其他的景色,因此選擇了比較少人走的1號公路,總計約4000公里,預計一星期抵達。
第一天到大家都推薦的Litchfield NP露營,距達爾文市區約2小時車程可達,照慣例又是一堆瀑布與水池,不過對這炎熱的氣候型態來說,管他告示牌上警告小心鱷魚出沒,大夥還不是一個個跳下水消暑,我當然也不例外,這熱死人的天氣加上惱人的蒼蠅和蚊蟲,除了在車上打蒼蠅的快感,大概只有清涼的溪水能讓人息怒吧。而在國家公園野地裡露營的好處,除了可以省錢(其實大部分都只有設一個投幣箱,campers自行付費5-5元,但小小聲地說這時我可是一毛不拔…)、安全之外,運氣好還會像我們半夜睡覺時碰到在我們帳棚旁摳摳叫、出來覓食的小野豬。
隔天下午正準備離開時,終於被我們遇上了達爾文驚天動地的大雷雨,雨大到讓在車內駕車的我像是被一團煙霧包圍住一樣,幾乎看不見前頭的路,也因此被迫晚上得找間backpacker過夜,這種天氣露營可不是開玩笑的。
話說為了體驗不同的風景,因此捨棄高速大道而選擇較小的公路行駛,但上路沒多久就有點後悔,因為路真的是小到只有單線道,也就是萬一有對向車駛來,可得各自向左右邊的石子路閃才能通過,想到這兩天我們一天得趕600公里以上的路,這種路況著時令人擔心車子又會爆胎。在這人煙稀少的公路上,自嘲還真是自找的麻煩。至於到底景色有多麼的不同呢?一路的乾草與稀疏的樹林,真有點令人失望。
每天趕路,閃躲老是愛低空飛過外加向車俯衝的笨鳥,和偶爾會躺在路中間嚇嚇你的牛或大怪鳥外,這真的是一條寂寞又漫長的公路。不過這一路讓我比較欣慰的是,我們過夜的每個小鎮居然都超乎想像的平和可愛,而Caravan park(以下簡稱CP)也都頗讓人驚喜,除了價格都超便宜(2人大概在12-18元之間)外,品質卻是讓人超感動,像是Cape Crawford的草皮與綠蔭又廣又漂亮,接待人員彬彬有禮,在這也巧遇了一對來自昆士蘭經營農場熱心親切的夫婦,和一群又關心我們想不想交澳洲男友的叔叔和小弟們,雖談話內容有些乏味,但也趁此打發露營晚上無所事事的時間、緊鄰美麗湖景的Richmond CP、Townsville媲美五星級飯店的設備…,真的讓我們大呼這真是太神奇了,可以說是我們一路走來,遇到品質高卻又收費低廉的CP呢!也也許是因為探訪這些小鎮的人數不多,沿路我們經過的不管是大鎮或小鎮,像是純樸可愛的Richmond、寂寞公路上的工業大鎮Mount Isa裡熱騰騰的Pizza Hut pizza,讓連日未吃肉的我們感動不已,充滿原始味道的Hughenden小鎮,處處可以見到和詳的居民與恐龍或化石的裝置藝術巧妙地融合在公共建設上,Chaters Towers顯見歷史的特色建築,Townsville融合山、海、河的絕佳美景等等,幾乎都可以從小處看見他們對鎮容規劃的巧思,並營造他們期望予人的印象,不同的只是歷史的遺跡與產業,相同的,則是每個鎮上的空氣中都飄著祥和氣氛的微風。
後記:連日的趕路和一成不變的風光,在Townsville終於到了極限,決定在這裡賴個兩天,泡泡剛完成不久的親水設施,在shopping mall裡吹吹冷氣,因此,凱恩斯,我們在第八天的時候抵達。
Darwin →Carins行駛路線 (沿途不斷更動路線,最後路線如下)
Darwin南下走STUART HWY(87號公路),一路下至Daly Watery再往南一點點的Hiway inn Hotel轉入CARPENTARI HWY(1號公路),行至Cape Crawford轉入往南的TABLELANDS HWY(11號公路),至Barkly Homestead往東走BARKLY HWY(66號公路)準備進入昆士蘭省,過邊境的第一個昆士蘭小鎮Camooweal,接這陸續行經Mount Isa,Cloncurry,Julia Creek,Richmond,Hughenden,Charters Towers,Townsvilles,往北走海岸公路BRUCE HWY,經Ingham,Tully,Innisfail,最後抵達Carins。
沿途景點
Litchfield NP,Nitmiluk NP,進入1號公路後一路乾草景,偶見BUSH FIRE肆虐後的焦黑林木,有些還冒著煙哩,Mount Isa下車補貨,也下車晃晃採礦大鎮,Richmond有恐龍化石館(不過要門票所以沒進去),Hughenden一樣有化石館(一樣要門票),Charters Towers去趟 i(information center)吧,此街歷史建築很多,Townsville河岸碼頭、shopping mall、新設立的親水游泳池,古蹟建築,Ingham附近的little crystal creek沁涼的溪水消暑,Innisfail近郊蔗田與農家田園,還有一棟據說是夢幻城堡的古蹟,現在看起來是有點像鬼屋就是了,可以在外面拍拍照,進去裡面參觀照例得付錢(當然我們也就沒進去啦)。
Tuesday, November 21, 2006
世界大不同-職場大觀園(下)
平常酷酷不太理人的德國人,其實只要跟他們相處久了,自然他們也會放下嚴肅的面具,說搏感情好像太矯情,不過他們就真的會''真情以待''就是了。除了平日的相處之外,德國人在工作上的表現令我十分欣賞,認真和嚴格要求是一定的,和同事們的互助表現倒真的是讓我吃了一驚,她們(女生)會不經意地幫妳將箱子搬到對亞洲人來說很吃力的高處,男生也很紳士地將需要體力和蠻力的工作放在自己身上,讓女生做女生較能發揮的工作,雖然他們工作起來也挺嚴肅,但跟她們一起工作起來,真的讓人覺得很愉快又有效率,當然,效率和規劃又是德國人最擅長的,也許對很多人來說他們太過於實際或是不是很好相處,但我到是蠻喜歡他們這些優點,且一旦混熟了,他們也有搞笑和熱情的一面,只要你一開始別被他們的鐵面給嚇住,我想德國人真的是蠻值得一起相處的朋友。
至於朋到其他少數的英國人或是捷克人,由於樣本太少,不能說是絕對,但還是說說我的感覺,人其實都還不錯,但在工作上就是有那其他歐洲人的習氣,慢慢來的步調,時間過久或過累,從臉上就看得出來,我想悠悠閒閒的過生活,愜意的下午茶…可能還是比較適合他們吧。
最後,當然要說說自己台灣人啦,亞洲人特有的拼命特性台灣人應該也是有的,不過台灣人好像比較會''看臉色''吧,適時地在老闆面前真的努力工作,適時地找機會小偷閒一下,正所謂''能屈能伸'',所以總能與老闆保持良好關係,預約明年產季再見囉!
Sunday, October 29, 2006
世界大不同-職場大觀園(上)
話說回來,當初一來到達爾文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遇到了「前所未多」的德國人,從西部一直移動南部,再從南部往北走到此地,除了在愛麗斯泉時遇到兩個德國家庭出來度假外,並沒有遇見德國人。在達爾文入住HOSTEL後,幾乎整個HOSTEL有百分之八十的住客是德國背包客,著時令我驚訝,這也開始了我對德國人的相處與觀察。
在談德國人之前,也許先說說我對其他各國工作者一起工作的心得。首先,是台灣人熟悉的日本人,由於我對第一個農場的不適應,更讓我更加確認日本人絕對是''憋到最高點''與''享受被虐快感''的民族,我只能說佩服之至。
再來則是澳洲當地的原住民,我從未想過會有和原住民一起工作的經驗,雖然我對澳洲原住民有點小小的畏懼(除了在他們深黑色皮膚下更顯銳利的眼神外,就是他們特有的體味了,800公尺外就飄來陣陣味兒),撇除這些我個人的觀點,來工作的原住民到是沒我有之前遇到的狀況,乾淨許多,但在工作上,也許這也就是為什麼原住民總是在街上遊蕩,遊手好閒令人嫌的原因所在。非常原始的步調與非常原始的工作態度,導致大概工作個一兩天,雇主也看出再不請他們回家吃自己,可能會讓生產線上更混亂。其實原住民們沒有錯,他們過著的是單純原始的生活,只能說這個世界變的太快,他們沒辦法配合和認同這樣的步調。
再來,澳洲人,來自澳洲各城市的澳洲在地人,澳洲人絕大部分在年輕的時候會在澳洲各地旅行兼工作,臨時雇員裡當然也不乏澳洲當地人。除了他們的友善與熱新的特質之外,澳洲人還有非常特色的地方,那就是''慢'',講白一點,那就是懶散,但倒不至於太我行我素,大家心知肚明就罷了。
由於目前兩個工作農場的主人都是來自越南,工作者中除了老闆外,當然也會有越南班底囉。撇開文化和想法不同而產生的一些對某些越南人的不認同不談,我遇到的越南工作者非常的樂天知命,認真工作但不像日本人太不要命,偶爾會上幾個玩笑和爽朗的笑聲,動作雖粗魯了點,但無妨。而VINA芒果園主人一家人,才真是讓我對越南人觀感大改變的關鍵,除了樂天爽朗的個性為這一成不變的工作的場所增添了活力與歡笑外,主人夫婦面善心善,負責整個包裝場的主人女兒,是個絕頂聰明、反應靈活的重要角色,我敢肯定,絕對是個潛力無窮的年輕人。
達爾文這個城市
居然不想休假
說到雨季,昨晚就下了個傾盆大雨,預報著雨神就要駕到。不過我們買了新帳棚,同事用HUGE來形容我們的新帳棚,的確,因為它足足可容納六人且可以站立在帳棚內,說他是個小房子也不為過,所以昨晚的傾盆大雨對我們來說沒啥影響。格天一早,才剛要去問候隔壁鄰居詹姆士,他就先說他的帳棚昨晚進水了,連夜逃到CARAVAN去睡,真慘。想想,一個巨人住在一個小不啦嘰的帳棚裡,還被水淹,這種畫面想起來還真是令人不忍心阿~
扯遠了,總之,停工的日子還是要過下去,有人趁機洗衣服、有人大吃特吃牛排大餐(平常都只有30分鐘的午餐時間,難得天降下來的無時限午餐時間)、有人寫日記、有人發呆或聊天,而我呢,看著大家吃著奇奇怪怪的午餐(兒童食品小麥粉、土司夾洋芋片三明治、土司夾泡麵三明治---泡麵還記得先泡熟呢…不善廚藝的背包客,還真是有創意哩!),再和兩位愛爾蘭巨人詹姆士和非力普聊聊他們接下來的旅程並祝他們接下來的旅途順利後,拿出許久未用來打字的電腦躲到辦公室裡,開始敲敲打打記錄這陣子發生的許多事,藉此暫時躲避達爾文炙熱的陽光。
Friday, September 15, 2006
芒果兒,我來了!
Daivd是達爾文芒果農場的工頭,也是我到達爾文找工作第一個接觸的工頭,因為他很直接地將需要找人的公告貼在我住的hostel布告欄,下午看到馬上打電話聯絡,David也很友善地請我們在Hostel等一下,他等等就直接過來找我們談。
沒多久(其實是1小時後,這等待的期間一度質疑是不是我聽錯了口音非常重的大衛先生傳遞的訊息--一直是我很害怕的東南亞或印度英文口音),當他出現的時候,真的是大鬆一口氣,同時也連吸好幾口氣,因為同住在這邊的還有三個德國人比我們早一步在門口等待,原來要工作的人還真不少,有勁敵出現(每一隻都很粗壯),還真有點小擔心!!
大衛先生首先自我介紹自己的農園,面帶微笑地說明著工作環境、薪資、住宿等等的問題,但我看大夥皺著眉頭的樣子,我想應該不是只有我們聽不是很懂他的英文,一問之下,原來大衛先生是來自越南的美國人(以他四十多歲的年紀,我猜想應該是難民時期的人吧),總之弄清楚時薪和住宿等重要問題,時薪15澳幣、住宿是caravan,大家share房租,人越多當然分得越少、農場位置離市區車程大約20分鐘,其他沒聽懂的就算了,其實條件真的挺不錯的,接著他說明天可以來接大夥到他的農園以及住宿的地方看看,大家滿心期待地各自回去等待。
隔天,看得出大夥那裡也不趕去,深怕漏接電話或是錯過接送的時間,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大家開始出現焦慮的現象,終於德國人忍不住打電話去問,大衛先生說,今天農園有點事情沒辦法來接大家,''可能''明天再來接我們。大衛先生不確定的答案或答非所問的講話方式,讓人覺得很沒安全感。
再隔天,輪到我忍不住了,再這樣不知結果地等下去實在很痛苦,於是去電確認大衛先生是否今天真的會來接我們,他嘰哩咕嚕地說了他今天的行程,然後說了個奇妙的時間''晚上8點'',再三確認後,掛了電話,跟德國人說了通話的內容,大夥聳聳肩,反正就等等看囉,我們人多應該還好,因為又有幾個壯丁加入了。
晚上特地早早就煮晚餐,也順便幫在hostel遇到的一位韓國弟弟和剛到澳洲三個禮拜的台灣女孩餞行,因為明天他們都要離開了,吃著吃著,指針來到8點,電話就是不響,心想大概又被放鴿子了吧,真的有股衝動想打電話去曉以大義,但人在國外還是別太放肆的好,不過到了8點半左右,大衛先生居然出現了,不過這回一就是無奈地解釋天氣不夠熱,所以芒果成長的速度不如預期,採收時間自然無法確定,一切得靠天吃飯.......,結論就是,再聯絡。
我們當然知道農民是靠天吃飯的,但這樣遙遙無期地等下去,套句韓國弟弟說的,時間就是金錢,我們還是動身去找別的管道才是。上網、看報、找公佈欄,但大部分的農場工作都是要10月左右才要人,於是我們去了專門登記農場工作的就業服務中心登記,填妥資料後專員說應該下星期一開始就會陸續有工作了,請我們等電話。
沒想到,星期四登記,今天(星期五)就接到電話要我們到辦公室去一趟,因為有工作了。
接待的服務中心人員不知是替我們高興呢,還是今天星期五她有約會,總之今天特別親切且笑瞇瞇,特地用很緩慢且清楚的英文跟我們說明星期一集合的時間地點,還有特別要注意的事項等等,就親切地跟我們說星期一見囉!
第一份工作,薪水不是很確定,只知道提供免費住宿和三餐,星期一帶著所有的家當跟著工頭走,直接上工並搬家,這種感覺還真是挺新鮮的。
雖說只是份打工的工作,但找到工作後的心情,真的是很不一樣,開心得不得了,終於可以脫離每天死等的日子,上工去~
Monday, September 11, 2006
倒數317公里
一邊吃著早餐,一邊想到還剩317公里就到了本次旅程的終點站--達爾文,雀躍的同時卻又升起一股到了那兒得找工作的小小壓力,很難想像成天待在辦公室的編輯,在大太陽底下採收和包裝芒果會是什麼?很怕自己到先變成了芒果乾,哈哈!
不過想太多無益啦,只聽天由命了,在怎麼樣也得挺下去,因為荷包僅剩0.1mm厚,為了活下去,我想我應該可以的.....
我看,還是趁著早晨還算涼爽的天氣,仔細研究一下手邊達爾文的資訊比較實在,等會就要上路了,希望再到達達爾文之前別被燒焦才是。

今晚應該就有床可以睡了吧 ,不用再睡地板了。
上了露營的癮
!
繼來到澳洲參加了8天7夜的露營團後,更堅定我對露營絕對不會產生興趣,頂多只是在沒人住的澳洲荒野中,不得已的過夜方式。
不過做人真的不要太鐵齒,想也沒想過,經歷了從西澳移動到南澳時,可能1000公里路上只有加油站和roadhouse,一戶人家也沒有的荒涼之地,想都不用想有YHA或是backpackers了,一句話,只有roadhouse經營的motel,不然就是caravan park,可以睡自己車後拖著的房子或是露營。motel我們心疼地住過兩晚,一晚像沙漠風暴般的天氣,連選都沒得選非得投宿99澳幣的雙人房,扒了一層皮;另一晚又因caravan park的cabins不是客滿就是只剩下豪華等級的,沒得選的狀況下,只好又投宿75澳幣的雙人房,扒了第二層皮。當然也想過乾脆睡車上算了,但公園有廁所的地方跟本沒辦法進入;也沒有膽大到荒郊野外停了車就睡。我只能說,澳洲啊,你也太大了點,路上的袋鼠都比人還要多了...
到了阿德雷得,左思右想,決定買下SWAG(這是上次露營學到的,本來恨的要死的東西,現在非他不可了)和帳棚,以及簡單的烹飪和露營器具,因為接下來的中部之旅,全程將近4000公里大概只有兩個點有YHA,且盤算過我們買的露營器具只要我們住10晚YHA的錢,換句話說,超過10晚就回本了,二話不說,夾報DM上的特價SWAG和CASH二手店的帳棚,名正言順地上了這輛車通往死亡沙漠的車。
就這樣,每天開著車到了定點,就得趕緊奔向caravon park reception付露營場租(可以接電的約兩人23澳幣,不接電的大概18澳幣),趁天黑前趕緊紮營,然後煮晚餐、梳洗、睡覺,隔天一早拔營收拾。且自從開始露營後,開始發現澳洲根本是個露營的天堂,caracan park只要有TOWN的地方一定會有,也有不少露營場地是公家的,場地提供簡單的廁所和火爐;另外像是國家公園腹地,也提供簡單的設施,使用者只要誠實地將費用投到附設的付錢箱即可露營(在魔鬼石群中過夜,迎接日出魔鬼石的驚喜,太超值了)。
就在每天紮營拔營,日復一日的的動作下,就快要到澳洲中心的最大城--Alice Spring,城裡有一家YHA,伙伴問我是不是要去住那邊,我居然回答:不用阿,露營好不好?!
不經思索的回答震驚了我自己,伙伴也笑說,你是愛上露營了喔?!我又回答:對ㄚ,露營也沒什麼不好阿,挺有趣的!我不想去跟YHA跟別人擠小房間....
不知不覺中,露營,上了癮,且到了Alice Spring還去找了家露營店,再添兩個盤子和兩張折疊椅,我和伙伴晚上用著新買的盤子和椅子,開心得不得了哩。
不過,其實我要說露營會如此吸引我們的地方,除了澳洲露營便宜和方便外,另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人''。住在YHA會碰到的大部分是來自各國的旅行者,也就是跟自己的身份差不多的人;而露營,會碰到的大部分是澳洲本地人,還有舊地重遊的各國人,絕大部分是夫婦或是小家庭,或是三五好友的組成。重點是,露營晚上烏漆嘛黑,沒事幹,跟''厝邊鄰居''聊天變成了晚上的休閒活動。不過我也不是個會主動跟別人聊天的人,但在露營的這幾天,不用你開口,絕對會有人跟你聊上幾句,交換彼此的旅遊經驗和假期等等,也由於絕大多數是澳洲人,有問題當下就盡量問囉!
也由於走中部這趟路程,其實大家的行程都差不了多少,一定會去Uluru、Alice spring、King's canyons等地,有不少澳洲人是因為前晚在某處的露營區看過我們,後來又在同一個露營區巧遇,主動過來問候,因為他們說很少有亞洲人會露營,更何況是兩個亞洲女生,所以第一晚沒機會交談,第二次遇到就忍不住過來攀談,我們就這樣跟一些人有過短暫的或是整晚的交談,驚訝的是,我們居然也因此得到了墨爾本、塔斯馬尼亞島、布理斯本三地因為露營聊天,卻大方地留下他們的聯絡方式,歡迎我們接下來的旅程路經這些地方記得去拜訪他們!不知道是澳洲人熱情,還是愛露營的人天生開朗愛交朋友。不過,我確定因為經歷過這些,我深深上了露營的癮。
PS.caravan park,在澳洲非常普遍,caravan就是我們在電影裡常看到的那種大車子裡改裝成像一般住家似的車子,或是後面拖著一節車廂的那種,澳洲這裡種類非常多,總之就是旅行專用車,可以直接住在裡面,有廚房、臥室、浴室等等,通常這種地方也會有提供露營的場地,所以我們常常紮營在這種大車的旁邊。
給布理斯本熱愛地圖的Di和笑稱自己的皮膚乾到像是鱷魚皮的Jan,兩位阿媽雖整晚搞笑,但五六十歲的年紀,還能開著四輪傳動的車子走outback,一天還走600公里,只能說佩服佩服!
Friday, September 08, 2006
國際志工一日誌

國際志工,需要身強體壯的志工伙伴。
當義工?開玩笑,以前想都沒想過這回事,要我花力氣卻不拿半毛錢的工作我是一點興趣也沒有。但這幾個禮拜在Perth等待camping tour出發日實在是閒得發慌,整天無所事事,上網爬文遂成了打發時間的娛樂。
爬呀爬地,便在網友的留文與建議下,連結到了澳洲國際志工網站(CVA),本來是想找找那種好玩又可以免付車錢的地方當義工,像是到Monkey Mia餵海豚,或是去採珍珠之類的。不料,這些工作的時間和地點我都沒辦法配合,再加上好康的老早就被定光了,唯獨只剩這禮拜週末在Perth南邊Jandakot Regional Park需要幫忙種樹的志工。乍看好像是個還蠻輕鬆愉快的差事。好吧!那就個日行一善。於是迅速地去了封MAIL報名,也順便問問交通方式等細節。格天一早我便收到友善的回信,說明這個週六的名額已滿,只剩週日有名額。沒想到連Planting這種工作也如此熱門?!還是大家都這麼有愛心?!要不就是跟我一樣,閒到發慌。
週日8點準時到了約定的地點集合,左等右等就是只有我跟小粉紅兩人,頭上不禁升起千百個問號『啊不是很熱門嗎?不會就只有我們兩枚吧?!』前來接我們的工作人員Christy說也許是昨晚下了雨,原先報名的人打退堂鼓了吧。我們不禁問:『今天該不會只有我們個吧?』他大概也感覺出我們的驚慌,笑笑回答說,還有幾個伙伴會自行駕車前往。呼!甄真是鬆了口氣。
40分鐘的車程抵達工作地點,原來這裡是個還為開發的公園,偏僻荒涼且人煙罕至。幾個當地長期的志工伙伴前來歡迎我們的加入並解說這塊土地種樹的目的等等,便上工了。順道一提,今天所有工作的人數不超過10人,其中包含兩個跟著父母來插花的小朋友,人數真是少的可憐,而且在聽他們說昨天有不少來自韓國、日本和德國的志工來幫忙,其實有點小失望,但出國在外,頂著from Taiwan的名號,還是得硬著頭皮撐下去,輸人不輸陣,畢竟Perth來自台灣的人不多,好歹也得做一點國際外交。
今天的主要工作是要將昨天志工們種下的樹苗用樹枝和塑膠防護套一棵棵地圍起來,幾百棵的樹苗正朝著我們揮手呢。只得趕緊上工,蹲在地上敲打固定樹枝,彎腰套上防護套,偶爾還得調整前一天偷懶的志工沒種好的樹苗。除了morning半小時和午餐1小時的休息時間,今天算算也勞動了4個小時,時間雖不算長,但卻把我這老骨頭搞得腰酸背痛的。離開前,回頭看一眼今天的成果,我和小粉紅兩個人就完成了近一半的工作!我想,我們太拚命了點,如果還有下一次,慢慢來就好…
CVA website:
http://www.conservationvolunteers.com.au/howyoucanhelp/corporatepartners.htm
Thursday, July 06, 2006
監獄辦公室

Fremantle Prison
擁有150多年歷史的Freo Prison,現在早已轉為觀光用途,但從外觀看來,還是頗有''大哥''的味道。
星期二一早,搭著Freo CAt免費市區公車來到聞名已久的Freo監獄,想碰碰運氣看是不是有免門票可進入的優惠,不過運氣不好,學生票含解說仍索價15元,所幸在外面拍拍照,回家再上網找資料吧!因為,窮人家寧可拿15元來填飽肚子。
雖然沒進入博物館這一區的監獄,稍早我從另一邊進入監獄的時候,確有意外的發現!
原來這間監獄大概分成兩區,一區規劃成博物館供人參觀;另一區,則規劃成出租辦公室!由於門口未貼有禁止進入或歡迎參觀的指示牌,我想,進去看一下應該沒關係吧。走了進去後,真的是被眼前的景物給吸引住了,沒錯,它是監獄,隔成一間間的牢房,厚重的門和牆,鐵欄杆和鐵窗等等,跟在電影中看到的監獄相去不遠。不過,現在這裡沒有陰森的詭異氣氛,取而但之的,是平和的文化氣息且小巧有趣的各類型個人辦公室或小公司,數十家公司在這裡落腳,大部分看來是從事文化或相關產業的公司,而這裡每個人都在牢房裡面工作,每個公司的地址就是一個牢房號碼,你能想像在牢房裡的會議室開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嗎?
我在想,也許可以刺激更多的靈感,或者是逼出更多的IDEA,WHO KNOWS.
不過,能夠將舊監獄成功改造成這樣的商業用途,甘拜下風。
挑高三層樓的牢房,大廳有著紅色沙發休憩區。一目了然牢房規劃,讓這座小型的''商業大樓'',井然有序,但又多了點趣味。瞧瞧最右邊這張,就是一家公司的門面,我只能說,太酷了!
Wednesday, June 28, 2006
來自伊拉克的熱情

是我從未見過且每一口都充滿驚喜的伊拉克傳統美食!
左上角的大蛋糕足足有直徑30公分大,不過它蛋糕,仔細看裡頭是一顆顆的米,紅顏色來自蕃茄,還有茄子,鋪在最上頭的則是雞肉,味道其實不像顏色看起來這麼濃郁,淡淡的雞肉和蔬菜味,很對味。
右上角的濃湯,沒有玉米,而且白顏色的湯底是優格,夠健康吧!一顆顆的肉丸則是用米做成的米丸裡頭塞牛肉,這湯,嘗起來一點點酸,一點鹹,再帶一點點蔬菜的甜味,很特別。
左下角很像可樂餅的揚物,這次長相就跟嘗起來的味道差不多了,分別用米和馬鈴薯包裹著肉餡炸成的餅。
右下角這個布丁,它不是布丁,而是用小麥粉做成像布丁的涼涼甜點,本身的味道很淡,有點像米泥的口感,吃的時候視個人口味再加上鮮奶油和蜂蜜,口感和甜度搭配得恰到好處,好吃到不行。
簡單介紹了一下伊拉克的傳統料理,本人除了是看到傻眼外,肚皮也撐到極限。
話說ELICOS報到的第一天,也忘了是怎麼遇到這位來自伊拉克同學的,總之,日後在學校的生活裡,她成了我們午餐TEAM裡,少數不是來自亞洲國家的成員之一(不過她常不吃午餐,也不餓,真怪)。也許有緣,我們下午選修課正巧同班,這就樣,多了份熟悉。她的出現,改變了不少我對神秘中東國家的刻板印象。中東人並不都是黑黑的,也有白人,各種族的膚色長相都不同;也不全都包面紗,光看種族和家庭觀念;他們的語言和文字很特別也很難,所以英文對他們來說,a piece of cake(這是我說的...),當然,她的英文發音漂亮又準確,我真的覺得學習語言需要有點天份。
除了上課期間的兩次假日,我們一同前往飲茶餐廳和到動物園玩耍之外,離開學校後,很難再有見面和聚在一起的機會。就當我正在街上閒晃之時,卻接到她的來電邀約,她沒有食言,她曾經說等家裡家具都到齊之後,一定會邀請我們到他家裡嚐嚐伊拉克的傳統料理,於是,閒得發慌的我期待著6月25日 星期天中午的伊拉克轟趴。
與外國友人約會,當中總是好像非得夾雜著些誤差,不是聽錯時間,就是聽錯地點。當然轟趴地點不會錯,而果不其然''時間''再度錯了,我們受邀的四人通通聽錯時間,但好家在只差一個鐘頭,也好家在Mariam(轟趴主人)的弟弟Omar夠機靈,騎著腳踏車到處搜尋我們的蹤跡,我們才因此得救。
Mariam有三個姊姊兩個弟弟,三個姊姊均已出嫁到國外,只剩她和兩個弟弟及媽媽同住,爸爸則長期在亞洲地區出差。因此接待我們的當然是Mariam媽媽還有每次總是充當護姊使者的16歲弟弟Omar。好不容易到了主人家,Mariam一家子拿出許多家族照片與我們分享,一一解釋每張照片內的人,拍攝時間與地點等等,鉅細靡遺,我則發現伊拉克人的家族是情感聯繫的如此緊密,這點從他們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他們的全名至少得寫上爸爸、爺爺、祖父三人的名字再加上First name,長則可以愛寫多少就寫多少,只要你記得住,挺有趣也挺令我吃驚的。
接下來的午餐時間,一見到餐桌上的菜餚,連我也不禁染上日本人的大驚小怪驚呼聲,但桌上的擺設和食物真的是讓人下巴都快掉下來,不僅樣樣''大尺寸'',也看起來都很Yummy Yummy,像極了巧克力蛋糕的主菜 Makloob、''易容''的玉米濃湯Kotildow、配上沙拉炸洋芋和飯團,再加上讓人跌破眼鏡的伊拉克豪爽媽媽的豪氣桌邊服務,每個人最少都得吃掉一大碗湯和一大塊''蛋糕'',味道怎麼樣呢?老實說,很特別,奇怪的食物組合卻沒有怪味,而且是我喜歡的清淡口味,看來到伊拉克旅行食物上的適應是不成問題的,不過當然不是現在,我可不想砲灰。接著下來的甜點,我是讚不絕口,依照慣例,有是不像布丁的布丁Layaly asham,口感和甜度都恰到好處,我還跟哈塔芙(這是我幫他翻譯的中文名字)媽媽問了食譜和作法,擇吉日來做做看吧!
開轟趴除了食物之外,還得有點餘興節目,不然可是會冷場地。於是乎,日本YUKATA變裝秀上場,在Mariam的請求下,日本同學帶來了三套日本浴衣,並示範穿著與禮儀,還幫她梳了個日本頭,我帶去送給Mariam的筷子也派上用場,偽裝髮簪插上去還真有那麼點像樣哩!就熱樣胡搞亂搞了一個下午,在澳洲,穿上傳統和服吃伊拉克傳統料理,和大跳伊拉克舞蹈的詭異組合,叫人錯亂。此時,哈塔芙也來參一腳,換上正統的伊拉克服裝,有如皇后駕到的氣勢,眾卿都得跪安...哈!
接近尾聲的轟趴,當然要有精彩的壓軸,全副來自伊拉克的茶具,正統的伊拉克下午茶,再次令人驚豔;哈塔芙好像變魔術般,又變出伊拉克咖啡,還配上咖啡渣占卜教學,真不得不佩服這一家子人在一天之內的時間,搬出幾乎所有伊拉克式的文化。這一天,的確讓人開眼界,伊拉克神秘的面紗居然在澳洲伯斯為我揭開,這是我想都沒想過的,感謝這來自伊拉克巴格達的一家人。
Monday, June 26, 2006
西澳最南端的領地--Albany

若不是因為旅行,大概沒什麼機會也沒這麼閒到得如此早起,久違了~清晨六點,很久沒見面了。清晨的空氣,混雜著前一天繁忙過後的落寞與即將展開另一天的興奮味道。就這樣,摸著黑,打開厚到足以砸死人的澳洲地圖,開著前一天租來的車,展開第一場自行駕車的西澳之旅,向西澳的最南端—Albany前進。
行前,班上的男性日本同學說,澳洲地廣人稀且路標不見得清楚,女性駕車前往是不可能的;泰國女性同學說,這個時節到那邊都在下雨又冷,不好玩啦;老師Peter說,建議順道走到Margret river喝喝酒、吃吃yammy的食物,但不便宜且最少要三天以上的行程,我問,那Albany有什麼值得一遊的?Peter:um…raining,beach view,and nothing….偏偏同行的同學Soo、我、伙伴粉紅就是不信邪,現在是冬初,再等下去就是明年或是更冷,事不宜遲,要,就是現在。就這樣,伴隨著我們上路的是不甚熟悉的澳洲路線與尚待適應的右駕症候群,總距離402公里的長途挑戰,在害怕與憂慮還來不及趕到前,我們早已行駛在Albany high way上了。
漫長的四百多公里,預計五小時左右抵達目的地,沿途景致都是所謂的”country side”,對澳洲人來說可能是無聊至極,還會打趣地對你說:歡迎來到澳洲,這才是真正的澳洲!但對我們這些來自地小人稠的亞洲人來說,一點都不無聊,除了一路上驚慌失措地閃避路上死的和活的袋鼠、狐狸、鳥外,沿途草木的變化告訴我們愈來愈靠近南部,此外,沙漠與路旁在一望無際草原上啃草的羊群、牧場等,還有公路休息站替駕駛人準備的免費咖啡,讓我們一路驚呼到目的地,也順利地以不到五小時的時間到達。而且,一路天氣好的要命,陽光普照,萬里無雲,我們齊聲:是誰說這裡一定會下雨的阿,哼!
中午11點多抵達Albany這個可愛的小鎮,真是個一眼就讓人愛上的地方,古建築、熱鬧的市街、咖啡廳、走在路上便可看到不遠處下坡的海岸,而岸邊的馬路上正在舉行懷舊交通工具嘉年華會,有騎著古老的大單輪腳踏車比賽,還有不少各年代的汽機車等等展示,熱鬧極了。不過,我們到沒忘記得先到information center去瞭解一下這裡哪好玩,專業人員詢問了我們預計停留的時間,便馬上在地圖上劃了建議我們走的行程及一定要參觀的地方,快又有效率,並且附贈當地地圖一張。
選了家愛爾蘭餐廳填飽肚子後,拿出地圖,迫不及待地想馬上到第一個景點—wind farm,哇!幾十根大型風車插在腹地廣大樹林裡的畫面,甚為壯闊,聽韓國友人說,這裡是名列世界三大風車奇景之一呢!趕緊在多按下幾道快門。
接著,按圖索驥,一一參觀聞名遐耳的nature bridge,及自然力量所形成的鬼斧神工岩石奇景,並趕在傍晚前到山上遠眺這南方小鎮全景與日落,再帶著飢餓的肚子回到YHA準備今晚的晚餐。
照例,晚餐配著咱們從伯斯帶來的紅酒白酒各一瓶,搭配著自己煎的牛排,慶祝這完美的一天。當然再照例,沒到酒吧喝個酒,哪能稱得上慶祝。微醺的夜晚格外令人興奮,大概也因為這樣,在YHA外頭不到10度的夜晚,我們居然能待上2個小時,用著破爛的英文,大談日韓台的歷史情結,還有個無辜沒進門密碼的夜歸韓國日本人被我們強拉來聊天....sorry啦!
格天一早,匆匆再一瞥Albany,在一定會再度造訪的誓言下,不捨地回程。下次,我要看到鯨魚!!
後記:Albany兩天一夜遊,四人share租車費用、油錢、住宿及餐費,一人163澳幣。最大的開銷是油錢,休旅車耗油是當初沒考慮到的,但對長途開車旅行來說,是舒適些,有一好就沒兩好,供下次租車時參考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澳洲當地租車,交車時油箱是滿的,因此還車時也得加滿油還車,當然也可以付費在租車公司將油箱加滿,當然,每公升的油價格通常都比外頭貴,建議還是先將油箱加滿再還車。(市區的油會比觀光區便宜一些,建議盡量在市區時就先加油比較划算。)
海鷗攻擊人類--來自西澳海灘的駭人事件
就在那悠閒的週六下午,美麗的cotteslo海灘上,邊看著海上衝浪的朋友,邊享受著我的漢堡和陽光...,就在進入白日夢畫面的同時,只聽見身旁的友人伸手指向我,並聽到她驚叫的同時,我感覺到有個刺刺的東西撞上我的頭和手,接著手上的漢堡掉到沙灘上。嚇傻的我還沒來得及回神到底發生什麼事,身旁的兩個友人早已笑翻,因為,我被海鷗襲擊,牠搶了我的漢堡。海鷗跟人搶食的畫面在沙灘上上演,大概是有史以來第一遭吧!到底是榮幸還是倒楣,還真令我哭笑不得。
根據友人的分析,我為何會被海鷗攻擊呢?
1.我帶著沙灘色的草帽
2.穿著與沙灘同色系的上衣
3.著大地色彩迷彩褲
所以,再根據分析,海鷗從天空俯視,應該只看到一個漢堡在沙灘上動來動去,豈有錯過的理由!二話不說,直衝向漢堡.......
Sunday, June 11, 2006
ELICOS結業式 -- 早餐party
當初的目的有二:重溫英文想當是第一目的,其二是希望能交一些來自各國的朋友,學校自然是最好的地方。
AC2(b)是測驗過後我被分發的班級,班上有來自日本、泰國、印尼、韓國、中國、台灣、科威特共17位學生,班上大部分的同學是為了拿學位及移民等原因來到這裡,對於想要藉此認識旅伴的我有一點點的小失落,因為大家都得努力用功唸書,只有我是來插花的...
每天伴隨著我們的是活力十足又tough的導師Maggie以及每天穿著藍色襯衫的金毛Peter,就這樣,每天就在上課、討論、homework、test中,緊張又充實地渡過。不過說也奇怪,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得共患難,班上同學的感情有著一股微妙地牽繫,就在第一階段課程結業的這一天,Maggie主動地邀約,讓大夥有機會不用因為上課而聚在一起,而是為了慶祝,慶祝我們曾經相遇。
ELICOS的最後一天,不去學校,早上直接到Subiaco火車站集合前往Maggie家,每個人都得帶自己國家的早餐來報到!水餃、韓式煎餅、蛋餅、味增湯、辣味牛肉沙拉、果凍、美式香腸...五花八門早餐大集合,吃著也聊著,有些人會繼續課程,有些人會離開,有些人會轉班,使氣氛帶了點不捨又慶幸曾相遇的機緣,這一天的早餐Party,讓只有短暫相處的異國人,有了一個共同的回憶。我贊同我的韓國好友Soo的說法,若不是因為Maggie,我們不會有這麼痛苦又愉快的時光(沒完沒了的功課與挑戰性十足的task,但彼此的接觸卻更密切)。
早餐Party,劃下我在ELICOS完美的句點。
接著,真正的旅程即將展開,我很慶幸我一開始低估了同學們旅行的行動能力。
Albany與wave rock兩趟小旅行,居然已與志同道合的同學前往征服!現在,另一批同學正邀約計畫前往下一站--Exmouth.

Wednesday, June 07, 2006
只要6塊錢
週五向來只有半天的課程,小週末也格外令人期待。週五一下課,同學們狂奔到集合處,速速吞下午餐後,便趕緊排隊上巴士前往動物園(奇怪,以前好像也從來沒有對動物園這麼感興趣過)。上車繳了六塊錢,就可以找位子坐下,待車發動,即刻前往caversham wildlife park.車上的氣氛,就像小學遠足時一樣,充滿好奇 嘰嘰喳喳。我想,這就像伙伴PINKY說的,大家的英文程度不及生理年齡,但來自各國的學生非得用英文交談,因此,語言字彙也降低至小學生的智商。約莫過了40分鐘,終於抵達野生公園,瞄了一眼門票價格(要價15元左右),呴呴,真是賺到了,這趟行程總共也才六塊錢,嘴角再度上揚45度。解說員帶著我們到園子裡參觀並解說重點動物的習性等知識,但畢竟是觀光客嘛,聽的人少,大多急著擺出各種姿勢跟無尾熊,袋鼠,小王八....拍照,誰叫我們沒見識過野生動物園。總之,看夠動物,也被動物看過後,接著前往巧克力工廠。因為聽說有免費試吃,大夥可是摩拳擦掌準備上陣,不過,我對巧克力興趣不高,存粹抱著好奇心。
約莫再過了10分鐘便來到巧克力工廠,它被夾在葡萄園與牧場之間,地理位子好極了。不過,傳說中的巧克力工廠,其實就像是個巧克力的專賣店,雖可以透過玻璃觀看巧克力工作間,但裡面卻沒人,有點小失望。我也只好跟著同學們大吃特吃免費的巧克力,老實說,雖然平日不常吃巧克力,但我還真沒吃過這麼好吃的巧克力,值得一嘗。此時,我們又發揮了小氣觀光客的功力,只試吃不買,反倒是買了兩球冰淇淋,真過癮!臨上車前,還有同學拿著一堆試吃巧克力準備帶回家,但都被司機給擋住了,要不就當場吃完,要不就放回去,一個也不准帶走!雖訝異,但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守法精神。這半天的行程,伴隨著回程的夕陽與盯著行駛在我們巴士旁開著BMW跑車邊抽著雪茄的中年傢伙下結束。
這小小的六塊錢,夠我們這些窮背包客與窮學生們,從期待到結束,開心好一陣子了。
後記:澳幣1元約台幣24元,6元澳幣約合台幣144元
caversham wildlife park http://www.cavershamwildlife.com.au/index.html
Friday, May 12, 2006
Rottnest island
一樣有著西澳著名的陽光與迷人的海灘,但我卻對這裡人與動物共享空間的態度,感動萬分。
話說兩天一夜的Rottnest island之旅,從上岸一直到離開,雖沒有多麼令人驚豔的景物,看似平凡的小島卻又處處充滿生氣。怎麼說呢,澳洲人愛到這裡度假出乎都是衝著淺水、衝浪、風帆而來,但我只能來這裡沖沖腳,10多度的氣溫大概也只有瘋狂的澳洲人受得了下水的顫抖;讓我最感興趣的,是這裡的'生物',包括長的像巨型花椰菜的樹,內陸湖泊的各種沼澤植物與水鳥,成群的海鷗,逛大街的孔雀,還有全世界只有這個島上獨有的QUAKKA,只要你雙腳到得了的地方,一切都任憑你享用;沒有圍欄,沒有垃圾,更沒有難看的警告或標示招牌,真實貼近自然的感覺,真的很好。
我對於山林喜好總是甚過於海,島上特殊的內陸湖鹽湖生態,著實讓我大開眼界,由各種植物、水鳥和湖水構成色彩層次分明的景色,美到令人屏息;由鹽湖所構成的天然粉紅色湖面,則是我見過最漂亮的粉紅色。騎著單車徜徉在湖與湖之間路徑上,感覺好像漂在水上一樣,飄飄然。
島上的原住民朋友、袋鼠的表親QUAKKA,嬌小的身段乍看還真有點像大老鼠,不過仔細瞧,他腹部一樣有著育兒袋,表情可愛極了,而且不怕人,在島上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QUAKKA全家大小出來覓食兼逛街散步,太陽下山後的涼爽氣候,更是三代同堂外成群結伴地外出逛大街,就這樣,想也沒想到晚上在海邊BBQ晚餐,居然引來一堆QUAKKA作伴,還伸手跟我要食物,真的是讓白天急著找QUAKKA蹤跡的我,驚訝開心極了。
此行的住宿多虧在台灣辦了YHA CARD,享有便宜的青年旅館住宿,不過今天住的可是MIX的六人房,也就是有男有女,不知道室友會是誰,本來想說可以好好地跟來自各國的背包客們聊聊天,怎知回到旅館早已累癱,沾到床就睡,只知道室友有個壯壯的女生,一個年輕的妹妹,還有一個看起來有點不太自在的男生,直到隔天早晨醒來,大概就打聲招呼,大家就又各自離去,也許下次見面也不見得認識,但卻又曾經共度共享過一個房間 ,這種感覺,有點奇妙。
結束這趟旅行隔天就是語言學校的開課日,帶著這兩天豐收的心情,混雜著很久沒當學生的緊張情緒,週日的夜晚,好像懸疑片似總是佈上詭異的氣氛。
Tuesday, May 02, 2006
學校搬家了?!
好不容易找到學校的新更改的名字,遂依地址前往。
但校園內四下無人,不過此時仍是復活節假期,算正常。
但想也沒想到,到了辦公大樓前,大門玻璃上貼著''we moved to...''
天呀,學校怎麼可以隨便搬家的嗎?這我的認知裡,學校就是學校,怎麼可能搬家?!
但沒辦法,也只得循著地址,繼續找尋學校新所在吧。
就這樣翻山越嶺似的,搭公車再轉火車,終於來到clarmont.
幾番折騰,又熱又累,就在幾乎要打消念頭,欲做打道回府的衝動前,
車站外,卻出現了桃花源似的小鎮景致,讓人精神為之一振,腳步再度輕盈了起來。
在怎麼樣也得下車看看這美麗的小鎮,沿街雅致戶外咖啡廳,午後的陽光灑滿街道,滿是綠意的小鎮,小巧精緻民宅,還有漂亮的港灣...怎麼會有這麼美的地方!!像極了童話卡通裡的場景。
話不多說,得趁太陽下山前趕緊找到學校要緊,走了大概二十多分鐘,連學校都在可愛的街名''princess street''上,而學校果然也是小巧可愛,接待人員的親和態度,讓人對這裡留下美好的印象。
雖然後來在多方考量下,仍舊選擇了市區的CURTIN大學就讀,但,有機會我一定會再度造訪可愛的clarmont小鎮,她實在太迷人了。
來去匆匆,回頭驚覺連拿起相機的時間都沒有,傳說中的clarmont景致,就待我再度造訪時補上吧!
Wednesday, April 26, 2006
伯斯公車歷險記
來到了伯斯,自以為這是個地球村的世界嘛,應該都很人性化吧,
既使這裡幅緣廣大,但應該不置於太複雜才對。
於是,翻出地圖和公車路線圖,確定好搭公車的路線以及方位,便展開第一天的行程。
走了二十分鐘的路程,終於來到離家最近的公車候車亭。
站牌上寫明了公車行駛了路線,以及公車的時間表,嗯,很好,一點也不難。
等沒幾分鐘,公車來嚕!
司機親切地問候,並主動問我是學生嗎? 當然要說YES.
然後給了我一張concession ticket,2 zone(就像台北公車的兩段票),1.3澳幣。兩個小時內若也是同在 2 zone內搭公車或火車,憑票都是免費地,很貼心。
就這麼一路順利地抵達目的地--Fremantle,開開心心地玩了一天。也坐到了免費的市區接駁公車(BCB,BLACK CAT BUS),四處都是地標與景點的指標,真是個對旅人極度友善的城市,值得學習。

看看時間,下午五點多,差不多該是回家的時間了。
回到今天下車的對街準備搭回程的公車,咦!!怎麼沒有站牌?! 沒關係,大不了到附近的總站搭車準錯不了,反正不過五分鐘腳程。
先前知道小站沒有公車路線圖,但這時才發現,原來大站,一樣沒有公車路線圖,因為要標示的號碼太多了,擠不下這麼多資訊。
不過既然來和回去都搭同一班車,應該不會有問題啦,就安心的等車來吧...
時間一到,公車準時地發車,臨上公車前,還是先問一下有沒有到RIVERTON(我住的地方)好了,公車司機皺了下眉頭說:「不對喔,不是搭NO.98 應該要搭對面的NO.99!!」
心頭外加背脊一涼,天都快黑了,還要去找另一部沒搭過的公車,又沒路線圖,真是要命。
來到NO.99公車前,司機也說有到RIVERTON,雖半信半疑但總得想辦法回家,只好硬著頭皮搭上車,心裡忐忑不安,一邊睜大眼睛看著沿街的路標再對上自己身上的市街地圖,因為這裡的公車沒有像台北公車一樣,會標示這站和下站是哪裡,在這裡搭公車得要自己認路!
公車走了一陣子後,發現其實跟今天去程搭的NO.98的路線一樣耶,那,為什麼路線一樣號碼卻不一樣呢?
觀眾朋友....
這時我才從包包裡拿出在火車站索取的TIME TABLE和路線圖,然後才恍然大悟!!
原來NO.98和NO.99所走的路徑是一個圓形,所以呢,兩號公車所走的路線相同,但方向相反,所以當然去程和回程的號碼就不同,但路線是相同的!!!
總之,終於搞懂了,當天到家已經是晚上七點多,HOMESTAY MOTHER已經開車出來尋找我們這兩隻迷途的老羊。晚餐時也忍不住提醒我們,雖然這裡治安不錯,但沒有人在天黑還在路上走路的,這樣要不引起犯罪都難,前陣子阿,有一群青年男女晚上狂歡後還在路上遊玩,結果被搶........
經歷了這次的公車歷險記,原以為對這兩路公車已經很熟了啦,也就安安心心地一天到晚搭著這兩路公車往返我喜愛的FREMANTLE。
週日,又搭上這班公車前去FREMANTLE湊熱鬧。(注意!是週日)
國外到了假日理所當然似的,所有的人都要休息,除了百貨公司或餐廳。而公車當然也不例外。
假日公車會減班,這我知道。會提早收班,這我也知道。所以最好先看好班次以免向隅,這我當然也知道。
總之因為班次少,所以看到NO.99就趕緊跳上車,深怕下班車回到家又是天黑,就這麼一路晃阿晃阿地等公車到站。
「嗯,怎麼今天坐了這麼久還沒看到平常準備拉下車鈴的加油站哩!」心中的問號愈來愈大..
再看看錶,怪了,平常這時間早就到了阿,今天怎麼開這麼久?
此時,也瞄到了路邊經過的站牌怎麼會是NO.98而不是NO.99??!!
~ 一陣慌 ~
心中雖驚慌,卻還能故做鎮定按鈴下車,哈!人老還真的是死要面子。
觀眾朋友阿...
原來假日公車有分區段,也就是假日公車每班所走的圈圈大小不同,也就是我們搭到繞的圈圈比較小的公車,所以根本沒有到RIVERTON,就直接再往反方向繞行回去了...
雖然我們又再次搞懂了公車的規則,但天又黑了,公車站牌上標示下班車得再20分鐘後才到,馬路上的車輛都在趕路回家,路上沒有行人,商店也早就打烊,公車站牌前只有颼颼冷風和兩個原地亂跳暖身的白癡旅人。
...........................................................................
伯斯公車LOOK
1.這裡的公車站牌有分大小站,小的站就會是只有一根大約半個人高的橘色柱子插在地上,連幾號車會經過或路線什麼的通通都不會有,你得自己搞懂它。最笨的方法,就是站在原地等看看有幾號車會經過,再回去查公車路線和時間表囉!
2.公車的全票和優惠票價錢差很多,全票2ZONE要3.1澳幣,優惠票只要1.3澳幣,若買儲值票,39澳幣可以坐40次。有些嚴格的司機會請你出示全職的學生證才能買優惠票(國際學生證在此時派不上用場),所以,最好的方法,當然就是找一家不會要求你出示證件就願意賣你優惠票儲值卡的商家啦!
為什麼我會知道的這麼清楚呢?因為白癡旅人總要吃虧過後,才會記取教訓。
3.坐公車前,千萬要記得出門當天是不是放假日(包括澳洲當地的節日),有些公車假日甚至是沒有行駛呢!
這幾天搭公車油然升起一種熟悉的感覺,想了很久,原來伯斯搭公車喚起起我小時候在家鄉台南搭公車的記憶。台南的公車一樣沒有路線圖,下車前必須按鈴,我總是會自己找一個明顯的地標物或是建築物,一看到地標到了,就趕緊按鈴,這樣公車就會在要下車的地方停下來,錯不了。這對一個外地來的旅人來說,極為不便;但對一個生活在當地的人來說,卻是再熟悉不過的了。
Friday, April 21, 2006
Wednesday, April 19, 2006
伯斯第一週週記
回想剛到的幾天,拜HOMESTAY的ANTY PHEOBE所賜,
開著車帶我們大致認識了一下伯斯這個美麗城市。

首先第一天抵達下午還沒來得及補眠,就興奮地前往市區所謂的''CITY GARDEN''
由於正值復活節假期,商場內人潮洶湧,原來人口稀少的澳洲也會有這種景象阿!
第二天,六點半起床,因為得去參加基督教的盛會--復活節,本人非教徒,純粹衝著好奇心而來,在一陣陣詩歌吟唱與講道下,不知不覺就讓我進入了夢鄉~
結束時還厚臉皮跟人家領復活蛋,吃點心,嗯...感覺真爽。
帶我們到的小學草坪上,曬太陽睡覺,這下子,真的是爽呆了!
阿姨為了犒賞我們乖乖地到教會,下午帶我們到PERTH CITY唐人街吃飲茶(阿姨說是他吃過最道地的飲茶喔)。
一到街口便望見店門前的人潮,沒想到這裡也有大牌長龍的店哩!
想想不妙還是趕緊換一家,改吃道地的越南和粉外加一杯越南冰咖啡。
這咖啡阿,光是他端出來的越南式咖啡器,就給他加上20分,再加上煉奶的香甜(white coffee),真的酷!!
第三天,FREMANTLE一日遊。
不論是海洋、碼頭、海鷗、監獄古蹟、公園裡到處曬太陽的人群、成排的露天咖啡館,還有FREMANTLE MARKET假日市集,這個港口區區有股莫名的活力,視線所及盡是歡笑與悠閒,''微笑標誌''很適合這裡。
第四天,決定再次造訪昨日匆匆一瞥的FREMANTLE
早晨走了二十多分鐘的路,終於來到公車站牌前,開始當澳客以來第一次的公車大冒險。
緊張地伸手籃下第一部公車,司機爺爺很慈祥地開了張學生票給我,就這麼沿路目不轉睛地盯著路名與地圖,深怕一個閃神,便落入德州電鋸殺人狂之家,或是恐怖蠟像管之類,自己嚇自己。
想著想著,也安然到站啦!先到火車站搞清楚伯斯的公車路線(雖然到現在還是沒搞懂),然後開始走進FREMANTLE每一條街道、window shoping、也順便調查了一下民生必需品的價位。
中午奢侈地嗑了一頓當地盛產的淡菜mussel...
最後,連位置偏遠的museum和戰爭紀念碑都去了。
而就在讚美這地方有免費市區接駁公車的體貼與公車的方便時,邊步行到今天下車的對面準備搭車返家,公車歷險記這時才上演...(待續)
第五天,信心滿滿地做好功課出門,準備去已經看好位置以及下車站的學校,
然後,精準地按了鈴,精準地下了車,
然後循著指示牌走到了接待處,門口寫著「THE SCHOOL MOVED TO....」
OH!!!MY GOD!!學校也會搬家?!昏倒!
只好再度循著學校的新址給他找下去,繼續坐公車再轉火車,
誰也沒想到,柳暗花明它又是一村...(待續)
Sunday, April 16, 2006
ladies and gentlemen,we are now landing Perth
讓連日趕場忙碌的我,九點仍得趕緊起床到銀行去辦最後一件事--換澳幣!!
一早天公就不作美,大雨不斷,讓人覺得真不是個好兆頭。
果然,連換個錢都在銀行等個近半個鐘頭,才終於輪到我,真是折騰阿!
回家路上隨便買了中餐裹腹,補足體力後,開始狂塞行李,將本來爆滿的行李箱,以蠻力硬將拉鍊拉上,讓我一年的行李,用一個登山背包外加一個登機箱全部搞定。
下午三點,該出發搭車到機場了,此時雨勢愈來愈大,捨不得我出國也別哭成這樣阿 哈!
連日來的睡眠不足,讓我在不怎麼舒適的大有巴士上,活像隻豬一樣,安睡到機場。
四點半,順利到達機場,辦理劃位登機手續,並邊禱告地勤人員千萬別太計較我的超重行李。
好家在,秤是秤了(足足有22公斤),但還是過關了,新航的地勤我愛你。
就這麼一路地,從台灣先飛到新加坡,再由新家轉機到伯斯,附帶一題,新加坡機場真的挺好玩的,不僅大,商店多,人性化規劃,重點是,半夜11點多,店家都還營業著,真感動,不然在機場的兩個小時可能也只能發呆了。
吃飽逛足後,繼續登機飛往伯斯,也繼續在飛機上昏睡,直到窗外旭日東升,機上所有的乘客一股騷動,
是的,這是伯斯迎接我的方式,再過半個小時,就要著陸了。
說真的,我的興奮神經好像在此刻才終於紓醒,就要到了耶。
不過,出關時,還真是讓我緊張到一句英文都聽不懂,海關人員終於狐疑地問我,''你確定表格上的資訊你都看懂了嗎?''還真是糗阿…
還好,他還是放行了啦,不過要出關可不這麼容易,接下來的入關檢查嚴格到了極點,
每件行李都要打開來接受檢查,看有沒有帶違禁品或是食物,連內衣內褲都被挖出來了,真是狼狽。
不過我是一項食物也沒帶,每件行李都是''GOOD'',然後放行。
一出機場,早晨的空氣與蔚藍的天空,令人感動,
打工度假旅程的第一站--伯斯,我來了。

Saturday, April 08, 2006
出發前的忙亂
從睡夢中驚醒,趕緊打開信箱,確認設計是否寄來了修改過的稿件,
還好設計義氣地準時寄達,趕緊再將檔案寄出去給客戶,再傳簡訊通知客戶收信....
這時,腦袋依舊渾沌不清,從迷濛的眼中再次看到信上顯示今日是四月一日的日期
~~~~
頓時,傻了一下
咦 !!我不是四月十四號就要搭上飛機前往那澳洲國了嗎?
也就是還剩不到兩個星期,也就是我還沒搬家,還有一堆證件沒辦,還沒買機票,澳洲資料還沒看完,還有一千零一件事情沒辦完...
我的天阿,這下埋首工作堆中幾星期的我,終於清醒,外加驚慌失措!
趕忙地將工作交接,趕忙地希望在一週內可以完成不可能的搬家任務,趕忙地一一寫下未完成的待辦事項(一張紙還寫不完)...
寫完待辦事項之後,心中有個譜後,開始一一安排時間與行程:
週日,去了趟 後車站,把上次看中意的登機箱拖回來
週一,剪了個出生以來,未曾有過的超級短髮,不過我還蠻喜歡的,只希望出關時別被海關人員別為難我就好。(護照上的我還是及肩的飄逸長髮)
週二,開始用蝗蟲過境般的方式進行大搬家,將將近10多年的家當全部裝箱打包,準備寄回老家。
晚上和HERE的老同事外加新同事,在菸酒公賣局大喝特喝便宜到爆的啤酒,喝酒當喝水一樣,
當然,再次喝到耳朵嗡嗡作響,講話愈講愈大聲,頭暈到最高點,HIGH呀!
週三,週四,週五,每天不斷地打包 採買 辦理手續 然後再繼續打包...
週末,參加完表哥的婚禮,隨即回到家鄉台南。
週日,早晨的風和日麗、陽光普照的南部典型氣候,讓人精神愉快心神爽。
在姊姊家邊聽著最近想研究的古典音樂,邊敲著鍵盤,終於腦袋開始有了幻覺,幻想著坐在伯斯港口邊,看著漁人豐收入港,夕陽西照,而我,悠閒散步港邊
嗯...
終於有點感覺了。
Sunday, February 26, 2006
前進澳洲的第一步 ,達陣!!
2月10日到中山醫院照了X光(中山醫院的服務小姐人超好,沒有因為我看不懂當場要寫的英文表格而恥笑我)
接著每天開始苦苦等候。。
終於。。。
2006年2月21日早上打開電子信箱
我的簽證下來了~~
信件主旨:Application for Subclass 417 - Working Holiday (Temporary) (Class TZ) visa
皆下來一大串英文,越看越緊張
一直到最後看到了
We hope that Wen- Ling HUANG enjoys their stay and travel in Australia.
oh ya 超感人
但是,誰來告訴我為什麼要用''their''哩?
又不是團體旅遊,怪哉!!!
後記:
建議看得懂ABC的人,辦理電子簽證即可
原因只有一點 --- 省錢阿
可以省多少?
電子簽證收費澳幣$180 (最近收到信用卡帳單,合台幣$4369)
再加上中山醫院的胸腔X光費用 $900(還要加$50醫院將資料快地到澳洲辦事處的費用)
總共花了台幣$5346
而且不用出示20萬的存款證明
不但省錢 省時 還省擔心受怕
到底可以省多少? 至少也有$1200呢!
其實聽說是不只1200喔,因為你還有被要求做全身健康檢查等等
這可就比單純照照胸腔x光貴上許多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