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1, 2006

上了露營的癮

『露營』這件事,對我來說,大概僅止於高中以前吧,因為在我的印象中,露營是一種團體活動省住宿的方式,還有高中公民訓練的記憶,『露營』既不舒服也不方便,簡直可以說是種折磨吧


繼來到澳洲參加了8天7夜的露營團後,更堅定我對露營絕對不會產生興趣,頂多只是在沒人住的澳洲荒野中,不得已的過夜方式。
不過做人真的不要太鐵齒,想也沒想過,經歷了從西澳移動到南澳時,可能1000公里路上只有加油站和roadhouse,一戶人家也沒有的荒涼之地,想都不用想有YHA或是backpackers了,一句話,只有roadhouse經營的motel,不然就是caravan park,可以睡自己車後拖著的房子或是露營。motel我們心疼地住過兩晚,一晚像沙漠風暴般的天氣,連選都沒得選非得投宿99澳幣的雙人房,扒了一層皮;另一晚又因caravan park的cabins不是客滿就是只剩下豪華等級的,沒得選的狀況下,只好又投宿75澳幣的雙人房,扒了第二層皮。當然也想過乾脆睡車上算了,但公園有廁所的地方跟本沒辦法進入;也沒有膽大到荒郊野外停了車就睡。我只能說,澳洲啊,你也太大了點,路上的袋鼠都比人還要多了...
到了阿德雷得,左思右想,決定買下SWAG(這是上次露營學到的,本來恨的要死的東西,現在非他不可了)和帳棚,以及簡單的烹飪和露營器具,因為接下來的中部之旅,全程將近4000公里大概只有兩個點有YHA,且盤算過我們買的露營器具只要我們住10晚YHA的錢,換句話說,超過10晚就回本了,二話不說,夾報DM上的特價SWAG和CASH二手店的帳棚,名正言順地上了這輛車通往死亡沙漠的車。
就這樣,每天開著車到了定點,就得趕緊奔向caravon park reception付露營場租(可以接電的約兩人23澳幣,不接電的大概18澳幣),趁天黑前趕緊紮營,然後煮晚餐、梳洗、睡覺,隔天一早拔營收拾。且自從開始露營後,開始發現澳洲根本是個露營的天堂,caracan park只要有TOWN的地方一定會有,也有不少露營場地是公家的,場地提供簡單的廁所和火爐;另外像是國家公園腹地,也提供簡單的設施,使用者只要誠實地將費用投到附設的付錢箱即可露營(在魔鬼石群中過夜,迎接日出魔鬼石的驚喜,太超值了)。
就在每天紮營拔營,日復一日的的動作下,就快要到澳洲中心的最大城--Alice Spring,城裡有一家YHA,伙伴問我是不是要去住那邊,我居然回答:不用阿,露營好不好?!
不經思索的回答震驚了我自己,伙伴也笑說,你是愛上露營了喔?!我又回答:對ㄚ,露營也沒什麼不好阿,挺有趣的!我不想去跟YHA跟別人擠小房間....
不知不覺中,露營,上了癮,且到了Alice Spring還去找了家露營店,再添兩個盤子和兩張折疊椅,我和伙伴晚上用著新買的盤子和椅子,開心得不得了哩。
不過,其實我要說露營會如此吸引我們的地方,除了澳洲露營便宜和方便外,另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人''。住在YHA會碰到的大部分是來自各國的旅行者,也就是跟自己的身份差不多的人;而露營,會碰到的大部分是澳洲本地人,還有舊地重遊的各國人,絕大部分是夫婦或是小家庭,或是三五好友的組成。重點是,露營晚上烏漆嘛黑,沒事幹,跟''厝邊鄰居''聊天變成了晚上的休閒活動。不過我也不是個會主動跟別人聊天的人,但在露營的這幾天,不用你開口,絕對會有人跟你聊上幾句,交換彼此的旅遊經驗和假期等等,也由於絕大多數是澳洲人,有問題當下就盡量問囉!
也由於走中部這趟路程,其實大家的行程都差不了多少,一定會去Uluru、Alice spring、King's canyons等地,有不少澳洲人是因為前晚在某處的露營區看過我們,後來又在同一個露營區巧遇,主動過來問候,因為他們說很少有亞洲人會露營,更何況是兩個亞洲女生,所以第一晚沒機會交談,第二次遇到就忍不住過來攀談,我們就這樣跟一些人有過短暫的或是整晚的交談,驚訝的是,我們居然也因此得到了墨爾本、塔斯馬尼亞島、布理斯本三地因為露營聊天,卻大方地留下他們的聯絡方式,歡迎我們接下來的旅程路經這些地方記得去拜訪他們!不知道是澳洲人熱情,還是愛露營的人天生開朗愛交朋友。不過,我確定因為經歷過這些,我深深上了露營的癮。

PS.caravan park,在澳洲非常普遍,caravan就是我們在電影裡常看到的那種大車子裡改裝成像一般住家似的車子,或是後面拖著一節車廂的那種,澳洲這裡種類非常多,總之就是旅行專用車,可以直接住在裡面,有廚房、臥室、浴室等等,通常這種地方也會有提供露營的場地,所以我們常常紮營在這種大車的旁邊。

給布理斯本熱愛地圖的Di和笑稱自己的皮膚乾到像是鱷魚皮的Jan,兩位阿媽雖整晚搞笑,但五六十歲的年紀,還能開著四輪傳動的車子走outback,一天還走600公里,只能說佩服佩服!

No comments: